随笔《素描晓妮》

 作者:李岘

       初识晓妮,尽管你知道她主理着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新华书店,但是你不会马上定义她为“女强人”。反而,晓妮说话时的轻声慢语和行色中的闲适恬淡,却会使人误以为她是一位 “不知柴米油盐贵”的“阔太”;特别是面对她穿着有背带的牛仔裤或新潮的短裙时,那份“小清新”的模样,不仅会使同龄人“羡慕、嫉妒、恨”,而且找不到做老板的痕迹。不过,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在晓妮的柔声细语间有着她自己的坚持;在超然脱俗中又充盈着善解人意;在天真烂漫中不失商业头脑;在追求完美时可以做到处惊不变。所以,我从来没认为晓妮的书店成立十年,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童话;我笔下的溢美之词,也不是为了庆祝而违心欢呼。我只是想借助这一特殊时刻,将蓦然回首间的感受记录下来。

        我与晓妮相识,至少十年。十年前晓妮成立了新华书店的前身“书源书店”,开张典礼时我有幸参加;08年改名为“新华书店”时,我又有幸参加。如果仅此而已,我对晓妮的认识就太肤浅了。

        对晓妮的深度了解,始于她的书店推动我的书。那是08年,晓妮的书店当时仍叫“书源”,她在书店入口处最醒目的位置上,为我的作品布置了一个展台——没有费用,只需将我发表过的作品摆满展台即可。我自然也没谦虚,搜罗了几本自己到美国后出版的书和制作的电视片的DVD,一股脑地堆放到了展台上。其中有一本《飘在美国》的书卖得比较快,我没有多余的收藏,晓妮就自己出资到中国大陆购买运至美国……。如果事情至此,我不会用心去解读晓妮,最多说她做事果决、有职业道德。然而,让我真正动容的是,我的展台撤掉以后,晓妮还是记得邀请我参加她在书店举办的春节茶话会。本来参加会的人都是利用晓妮的书店作为售书的平台,是互惠关系,但是晓妮总是用好茶好点心招待大家,走时还给每个人赠送精致的礼品和结算支票。不经意间,我对晓妮的敬业精神和慷慨大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许是出于这些原因,创建美中作协时,我首先就想到了晓妮。开始她做秘书长,而后担任财务长,不论什么职务,晓妮对作协的工作总是献计献策献钱。

       描写晓妮,实在不需要华丽的词汇:她,有着上海人的经济头脑,经商有道;她,继承了中国人的侠义传统,慷慨豪爽;她,接受了美国人的行事风格,信守承诺。她的人格魅力,才是书店在网络时代得以拓展的内在因素。

  (注:《华人》月刊杂志九月刊首发。照片右一是许晓妮、右二作者李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