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裔文学》集锦0043 《花落在彼岸》  夏婳



依依:花落在彼岸

从偶然看到文章的名字到一直跟读到大结局,在这乍暖还寒的纽约初春,三个女主角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这颗漂泊异乡的心。书中刻画的主要女性人物徐雅、王真和阿玲 ,三个女人在异国他乡在成长过程中心灵所承载的迷失、陷落……
    在这个世界,花开花落,两种结局。花开无声,花落有声音吗?是的,花落的声音如同生命的回音。只有用心体会人生,珍惜生命意义的人,才会在静静的夜晚聆听到花落凡尘的声音。花落的声音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其中的拥有与失去,踏过千山万水,神奇动容的声音飘落在大洋彼岸,又开始重生、绽放……


徐雅是我想像中70后女性的写照,70后是特殊的,是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徐雅和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有一样的共性,那就是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毅然而然放弃国内优越的一切,出国闯荡渴望改变生活和寻求心中自由美好的一块净土。然而,伴随她的除了在她心目中无能的丈夫——陈肃强,还有对自己过高的期待。一边是对丈夫的失望至极,一边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生存而挣扎着慌乱着,为了过上渴望的幸福生活想尽了一切办法,以至于后来用力过猛,弄丢了丈夫。再美的爱情也会在冷漠中逐渐消耗的。然而命运又给徐雅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俆雅患上乳腺癌,被生命的脆弱打击得不堪一击,老公却移情别恋,爱上他的房东阿玲。面对自己这颗伤痕累累破碎又孤独的心,她崩溃了不知该如何拯救自己!此刻的她必须靠自己!在黑暗中一阵慌乱的摸索,抓住自我救赎这条绳索,奋力地在命运的泥潭里挣扎,终于重新积聚力量,强大自己的内心并勇敢地面对残局。在善良的房东王真挚友般的关怀和内心信仰的支撑下挺过了人生的黑暗。小说塑造了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感的徐雅,为自己而任性地活着,她坚定地认为一切都要由自己掌控,我行我素也依然热爱和相信生命的美好。人生当中的拥有和失去都是人生必经的功课,或许多年后徐雅仍万分感激这段人生的磨难和经历让她成长起来,最后都变成她宝贵的人生财富。相信由自己掌控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小说中和徐雅一起住的房东王真是个心地善良温暖的女子,隐藏着不能言说的痛苦婚姻,命运给她一个不能触碰的男人,同时带给她无言的结局。姐姐的美国好朋友万医生伸出温暖的手默默地呵护着她,善良的王真因为老万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压抑自己的情感,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在这场还没燃起的感情火苗中悄然而退,守住了道德底线,选择了自我。她善待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王真让我想到水一样的弹性女人,不但能以柔克刚,而且为母则刚。这样一个有着柔软内心的女人,最终赢得大家的尊重,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作者塑造的王真是这部小说中读来最温暖的人物,在她身上看到传统中国女性善和真的美好一面。同样让我想起一句话:无论我们走多远……我们都不要忘了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另外一个徐雅眼中的“小三”阿玲,可能也是读者同情和喜欢比较多的一个外嫁女的故事,她和无数人一样向往自由幸福的美国,嫁给大洋彼岸的餐馆老板立山,本以为这遍地黄金的美国能带给她家人和自己更富裕的生活,却因遭遇丈夫立山的背叛而解体。真正的“小三”女待珍妮怀上立山的儿子进而逼婚,阿玲只好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离开。后来,不期而遇的徐雅老公陈肃强成为她的租客,于是一段相扶相持的男女彼此温暖着。当故事峰回路转,立山被小三过河拆桥,落魄地求助前妻阿玲,阿玲非常心痛地看着陈肃强离开的背影……相信看到这个大结局的每个读者心中都涌出来不舍和无奈。有时,一段情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不同,阿玲无奈地选择了婚姻,选择了亲情。有时,婚姻开始时就不再是爱情,而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把爱情留在最深的心中,让爱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爱尔兰作家约瑟失说:“人总是有选择,人甚至是他自己作出的种种选择的总和。”

徐雅选择了勇敢面对、自我救赎,并掌控了自己的人生。阿玲选择了婚姻放弃了爱情,成全了亲情。而王真选择善良退让,没有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作品中三位女性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砺和考验,最后选择自救,并勇敢地继续走下去。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我们都应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就让我们按照独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放下过往,活在当下,女人也可以因自己的选择而精彩。写完这些,想着今年纽约的春天姗姗来迟,但愿所有的美好,如春天般虽然姗姗来迟了,但它绝不会缺席的。人生没有对错,只有无悔的选择!


作者简介

夏婳,江西南昌人,现住美国夏洛特。

北美中文作协会员,《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收获》APP签约作者。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屡获海内外奖项,发表于国内外各类杂志报刊媒体,被收入多种文集。已出版小说《搭错车》《环环扣》《花落的声音》《一路狂奔》《梦落纽约》《疫情 忆情》。《梦落纽约》版权签出,改编成40集电视连续剧。


当下移民生存状态的书写暨感悟——读夏婳长篇小说《梦落纽约》《一路狂奔》

阙维杭

新世纪以来,移民美国的国人日益增多,新移民群体藏龙卧虎,科学家、码农、医生比比皆是,早就颠覆了百年前华人移民“修路餐馆洗衣房”这“老三样”的形象,即使是业余或宅在家里写字的高手玩家也常常冒出来,不必说那些博客、公众号的写手,耐得寂寞爬格子埋头写小说的也不时会惊艳海外文坛。寓居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城的夏婳,或可归为其中的一位,不声不响的就在2019-2020岁末年初同时出版了两部长篇——《梦落纽约》《一路狂奔》(皆由中国江西省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一派繁杂的海外中文写作圈搅起了生气勃勃的涟漪。

夏婳,一个勤奋的多面写作手,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搭错车》《环环扣》,剧本《人生回放》入围第二届“京华奖”全国微电影剧本大赛,剧本《涅槃》被选刊于《台港文学》2019年增刊“世界华文剧本”专号;诗歌《那一夜》获香港第二届“紫荆花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长篇小说《花落的声音》获“海外华文著述奖”小说类佳作奖;微小说《烦恼》获“寓乐湾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2017—2018)三等奖,入选2018世界华语微型小说一百篇......在众声喧哗之间,夏婳却不声不响地笔耕心田,描画出如许属于她自己心目中的风景。

烙上地域与时代印记的移民生活

夏婳的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多是写移民的生存状态与梦幻渴望,基调上不同于所谓“乡愁”的惆怅或“离散”的呻吟,而是着力描画出移民身处异国他乡环境里的困顿、迷惑、韧性或坚守,以及种种寄托和希冀改变命运的故事,也是作者身居他乡洞察移民群体而写出的别样异域故事。在夏婳的笔下和故事里,人物自然是近些年源源不断来到美国的中国人,形形色色的移民故事充盈着你我他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烙上了深深的地域与时代的印记,却是鲜少有无边无际的离愁别绪或望乡的怅惘,或者说几乎来不及思乡也顾不上呻吟,只有想要尽快在新大陆站稳脚跟,活在当下、活出个人样甚至发展发达的执著与梦想。正如夏婳为其长篇小说《梦落纽约》写的序所说的那样:“我没有写缠绵悱恻的浪漫故事,不过是生活中无奈的一段历程,人生本来就是沉重的话题,每个人的机遇、性格、能力千差万别,演绎着地球上纷繁的故事,没有对错,不能改写,只能一路前行,最终走和留很多的时候都不由自己确定,有点遗憾或许是最好的答案,缘起缘灭的瞬间,是宿命还是偶然,都无须去确定,顺着自己的心,认真地把握生命每个时刻才能无怨无悔……”她小说中人物的经历,或者说她的写作素材融合了其个人经历与周围的人与事,当然也包括基于这些生活积累和素材之上的糅合与提炼,以及由此生发出某些感悟,而借虚构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三个女人一台戏。”长篇小说《梦落纽约》宛若搭建了一个戏台,演绎了一出“戏台大人生,人生小戏台”的海外中国人活报剧,是献给已经移民海外或者想要移民、乃至留意海外移民生存状态的同胞的好看剧目。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你我他的异域故事,人物生动鲜活,剧情一波三折,对话传接地气,寓意丰富邈远。为了改变现状而竭尽全力终于出国的徐雅,拥抱“大苹果”纽约后的欣喜激情之余,却觉得生活依然那么不如梦想般美妙,憧憬的天堂生活何处寻觅,被丈夫遗弃又绝症降身,挣扎之中唯有叹息命运之神的魔力?与世无争的王真辗转来到美国,原本就脱离常态的家庭更加弱不禁风,婚姻之痛苦依旧难以言说,令人哀叹真善美在俗世中的凄苦与无奈,也尤其怜惜一颗善良温煦的心。外嫁女阿玲,追求美国梦的半路上也遭遇餐馆老板丈夫的遗弃,继而又成了介入租客家庭的“小三”,把好强争胜的徐雅的丈夫当作了下半辈子可以倚靠的伴侣,却是何等的虚幻与讥讽……围绕着这三位女性主人公展开的移民世界、人情世故、纽约风物和她们与他人各自的情感、精神状态,的确没有缠绵悱恻的浪漫,没有花前月下的纯真,而只有生活重负下的种种不堪,人际关系中的无尽迷茫,以及梦在何方何以圆梦的愁绪。不论是干部家庭熏陶出强势性格的徐雅,贤惠而甘愿吞下婚姻苦果的王真,还是被命运之舟漂泊于“小三”怪圈的阿玲,她们在这个世界都同样感知个人力量的渺小,意识到一个与千千万万移民怀揣同样美国梦的结局,终究是无奈、苦楚远远大于圆梦的机率。家庭的完整抑或破碎,婚姻的质量抑或假象,情感的真挚抑或虚伪,现实的严峻抑或奇葩,......都维系在三个女人周围,展现了开局或结局都不无奇绝或异常无奈的故事延展,加之人物性格的磨炼与转化,牵引读者一步步进入她们的生活圈子。无需阔大的家国情怀,没有忘我的男欢女爱,缺失纤细的情感交流,几乎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在冷峻的现实面前迷失方向,依附不同的人物而展露原始且自我的本质,因此,夏婳笔下的“三个女人一台戏”,也就多了几分宿命几分压抑几分挣扎几分惶然,比之浅薄的浪漫虚幻的风月,比之廉价的乡愁空泛的离散,自然也多了几分真切几分感慨几分震撼几分思索......正如夏婳自序说:“我总是会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地希望读者可以读到我小说里隐藏的意思,......无非是期待那些真实到可以触摸的人物、故事可以引发读者的一些深思和共鸣,要是有启发,那我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就仿佛独行的路上,看到了灯光,听到了欢呼。”如此看来,《梦落纽约》这个传统移民故事并非传统的书写,借助于精心搭建的大戏台展开情节架构与人物造型,基本上收获了作者期许的效果,这样的写作与阅读的共鸣,或许是值得欣慰的。

历经双重文化境遇后的观照

夏婳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一路狂奔》,也写尽了海外华人的酸甜苦辣,以女主人公苏林玲的经历为主线展开的叙述,在美国与中国两个时空里翻转腾挪,较之于《梦落纽约》“三个女人一台戏”,一样的移民逐梦,一样有得意或失落,一样的彷徨失措,一样会起起落落,却有不一样的历练、挣扎与感悟。在美国职场打拼的苏林玲升职后的重心,转向赴中国打理分公司和工厂的管理,期间她还力主在内地一个三线城市——自己家乡——重组新厂,这番经历尽管只是别一种“海归”的作为,既有为体现自身价值而操练出干练的魄力与能力,也不乏回馈家乡的反刍情怀,与所谓的乡愁和离散还是不沾边,或者说苏林玲根本无暇顾及那些了,唯有无休止的打拼,打拼。围绕主人公的行走轨迹,小说难免多了些对故国景物、世态的落笔,但也并非只是家国情怀的简单流露,而参杂了较多的文化省思,彰显出人物(苏林玲)其实也是作者历经中美双重文化境遇后的观照与反省。然而,职场的风云变幻,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平复的家庭矛盾,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房价大跌的噩梦般重创......频繁往来于太平洋两岸的“空中飞人”,忙忙碌碌的人生究竟为了什么?还是已然丢弃了什么?辛辛苦苦的打拼纵然能够换取暂时的成就感,但更多更大的失落感孤独感正在袭来,苏林玲百思不解,不得不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究竟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事业辉煌飞黄腾达还是婚姻亲情家庭平淡生活,孰轻孰重,不仅仅关乎选择,更重要的是呵护。人生不只有追逐梦想功成名就,放慢脚步珍惜当下品味生活方能体验隽永的幸福。一路狂奔的苏林玲纵然还没有大彻大悟,却显然有所警醒,开始知晓陪伴孩子善待家人是多么珍贵,暂停前半生一路狂奔的脚步,去欣赏周边的寻常风景,享受家居生活的陶然,何尝不是切切实实的个人心灵寄托。小说的结尾就这样戛然而止,也传递出一种感悟与清醒的姿态:“可以走的路似乎很多,选择也很多,苏林玲需要时间去慢慢地思量。‘今天晚上好好地睡一觉,明天想清楚再做决定。’苏林玲轻声对自己说。”“给那场散了的青春留片剪影”——夏婳说自己的这部小说只是收藏一段青春岁月的影像:“不需要激情澎湃,也不要美化渲染装饰,只是平实地记载和诉说,那些真实的笑,哭,痛,欢喜还有悲伤……”其实大半生的岁月消逝了,回眸青春剪影,会激动会伤悲还是会有所感悟,未来的人生也许就会大不一样。毋庸置疑,夏婳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鲜活的,她叙述故事铺展情节上水到渠成般合情合理,似乎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技巧,因为她讲故事的平台仿佛就置身于那些人物之间,因人而异,融会贯通,且善于透过不同人物的对话给出人物的脾性气度。或者说,她犹如身兼编剧与导演于一体,知晓以人物为中心搭台演戏的奥妙,无论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还是一个女人多重时空,这个戏台几乎永远不会冷场,一直会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延展交叉,一直会有生动活泼的对话显现了人物间的冲突和性格,情节的敷衍细节的流露也都一一推进,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无可停歇。一些先睹为快的读者嘉许作者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真实),剧情此起彼伏五味杂陈(丰富),人物性格刻画淋漓尽致(内涵丰满),文笔幽默生动吸引人(可读性强),或者叹赏作者笔锋犀利,构思大气,故事内容适合拍成电视剧......这些亮点或写作特色,我在阅读的过程都不同程度获得品味有所领略,在如今坊间长篇小说动辄每年上千部数千部问世的情势下,若要获得读者的青睐,当然需要作者笔底波澜的壮观,需要人物鲜活语言生动的魅力,以及故事架构的独特推进,如此综合为较强的可读性,那作者的努力与功力也被读者认同了。夏婳的小说在这些层次方面基本达到了不俗的水准,但我觉得必要的可读性,只是长篇小说写作达标的综合功力体现,属于写作基本功的整合提炼,更考验作者的题旨是长篇小说是否赋予读者乃至社会怎样的启迪。作家写出一部作品不仅仅是生命断片的记忆回眸,不仅仅是怀念青春岁月的剪影留存,不仅仅是让自己虚构的人物在戏台上或潇洒或凝重地过过戏瘾,而是要透过人物的交流、互动和结局,展示给观众(读者)一出没有完结的大戏,从而让观众(读者)与作者一起深深陷入命运或灵魂的思索......

挣脱重重枷锁才能追逐梦想

20世纪上半叶闻名文坛的英国作家毛姆(W・Somerset Maugham)曾经写过《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一书,被认为是一部杰出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历经磨难挫折后感悟到——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正是千疮百孔的社会所造成的,生活毫无意义,只有摒弃幻想,挣脱心灵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无欲则刚的自由人——这一人生“真谛”,不妨说是作家自己审视人生并透过书中人物经历而获得的醒悟,书名《人性的枷锁》的寓意也在这里。所谓的枷锁,就该书主人公菲利普及其交往伙伴而言,是多重的——残疾的枷锁(一出生就是跛足)、宗教的枷锁、性欲的枷锁、情感的枷锁、金钱与物质的枷锁......如何突破重重枷锁的束缚,不断获得自我救赎与成长,就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命题,成了作者、读者和书中人物都不得不思考、寻觅的答案。当然,这答案或许远远难以清晰地给出,毕竟这乃是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需要沉潜融入的体察,需要深入恒久的探寻。犹如毛姆写道:“成长本来就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独的单行车道。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切身体味或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夏婳的长篇小说《梦落纽约》《一路狂奔》,描摹出当下海外新移民生存状态、追逐梦想及内心世界的动态画卷,那些人物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穿行跃动在你我他周遭,甚或融为一体;那些音容笑貌抑或喜怒哀乐宛若就在我们的身旁,不无感染力,熟悉而又习以为常;她们或他们来不及挥发思乡的愁绪,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陌生的异域生活;来不及捕捉离散的失落,唯有追逐梦想不断奔跑抑或踟躇。她们和他们自然也都有自身不能绕过或逃避的“枷锁”(束缚),环境不适的枷锁、语言的枷锁、人际交流的枷锁、工作或不工作的枷锁、情欲的枷锁、情感乃至家庭的枷锁,当然还有金钱与物质的枷锁,甚至包括梦想的枷锁——究竟想要实现怎样的梦想,又如何才能实现梦想......如何化解或挣脱这重重枷锁,成为移民立足新大陆的最基本能力,成为进一步追逐和实现梦想必须迈过的门槛。读书伴随寻思,掩卷读罢,余音袅袅,耐人寻味,那就是作品的成功了。那么我们还能够在夏婳的长篇小说中体味、感悟到什么呢?那些人物及其之间纷杂的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的变故或感慨系之的故事,浸染了人间烟火气的那些对话,铺陈着这一代移民生涯的种种甜酸苦辣,抛洒出不同性格、命运下的多姿多彩又悲喜交加的画卷,......并非只是要简单地复述或虚构又一个移民传奇,而是要把想讲的故事、塑造的人物透过引人入胜的架构传递出一些生活或者生命的真谛,至少,我在她的书里读到的是——移民群体的异域生存状态千姿百态,她或他各自的精神世界也深浅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各人讲述自己故事的方式、维度不同;在同一片日月星空下可以拥有一样或者不一样的梦想,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却不一定取决于个人的能量及付出的努力;而所谓事业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幸福,抑或情感滋润婚姻美满家庭和睦才足以抚慰心身,唯有信仰依托才不至于陷入空虚无聊;......而这一切绝不靠无休止的打拼竞争,更多情势下在于要懂得进一步退两步,要学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放慢脚步,沉思再沉思......人生的更高境界也许是:不必拼命追求所谓成功,不须探求所谓最佳归宿,就像《梦落纽约》的结语:“明天会发生什么,徐雅已经不再做无谓的揣测,人生最奇妙和美好都在于有太多的未知数......”青春没有散场,时代剪影宛在,未知的明天终会到来。夏婳的小说铺陈出一代移民的传奇,喜怒哀乐也罢,家长里短也好,尽是你我他周遭发生并还将继续发生的故事,尽是当下移民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的融汇书写,平平淡淡就是真,触发你我他不同的生活节点,启迪出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阙维杭简介

旅美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为美西《侨报》主编、主笔。在海内外十余种报刊发表随笔、纪实文学、散文等数百万字,并得过相关媒体、文学奖项,包括《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金奖第一名(2015年)、第二届“文化中国·四海文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二等奖(2016年)、首届汨罗江文学奖诗歌佳作奖(2020年)。出版有《美利坚传真》《美国写真》《美国神话:自由的代价》《世纪之吻》《美国到底有多美》《在自由的旗号下》《今日美国:阵痛与变革》《这些年你没看见的美国》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