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裔文学》集锦0046 长篇小说《纽带》 强颂今


作品简介

《纽带》是作者继2021推出长篇小说《留美色戒》以后,向读者贡献的又一篇力作。六十三万字的《留美色戒》,以批判为主线索,无情地揭露留美学生中某些败类的种种恶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人在纽约》。而《纽带》则以歌颂为主旋律,弘扬的是时代正气-中美两国合则双赢。

一般来说,孤儿是被一个有夫有妻的家庭领养的,而且领养来的孤儿大部分是健康的。可是,《纽带》的主人翁佩西领来的却是一个严重兔唇的名叫凉花的五岁女孩。佩西未婚,三十刚出头。这就非同一般了。非同一般的事情必会带出非同一般的故事。

《纽带》要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佩西为什么要带凉花来美国?佩西生了自己的女儿后,凉花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当凉花知道自己是拾来的,她和妈妈佩西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凉花的亲生父亲找到了吗?最后凉花不负众望,在研究人体免疫力方面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战胜了人类的第一号杀手-癌症。这项科技壮举归功于美国还是中国呢?最后,上海的女儿‐华旗银行行长-佩西给了一个怎样的答复呢?

《纽带》围绕着这些问题,用事实作答,用感情解题,娓娓道来的,催人泪下。

精彩节选

当天的颁奖仪式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隆重举行。晚上七点开始的典礼,五点就有人入场,3625个座位,七点不到,便座无虚席。观礼者太想近距离目睹凉花这位时代英雄的丰采,倾听她的获奖感言。

七点准,仪式正式开始,《星条旗》国歌奏响后,阿拉斯克斯基金会主席以高亢的语音,以自豪的语气向与会者,向美国人民,向全世界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了科学家凉花,评价了凉花对医学界所作的贡献。

最后他把这个贡献提升到国家的高度,他说,这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柳叶刀》的这句赞美词被主席拿来直接用了,只是主语换成了美国。凉花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被请上主席台,千百双眼睛“刷-”,集聚在她身上,她是那么自信,那么优雅,那么大气,今天凉花穿一身大红的长裙,脖子上扎一条鹅黄色的丝巾,腰间挽一条金色的腰带,身材婀娜,风姿绰约。她仍然梳着两条长辫,留海依依,眉毛弯弯,细长的眼晴,高挺的鼻梁,精巧的双唇,一笑一颦尽显女科学家的风度。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这两句在中国已传诵千百年的古诗,必将成为2022年世界性的名句。凉花用双手接过主席捧来的奖杯,在全场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她把奖杯高高举起。她开始发表获奖感言。她亮出年轻人清脆的嗓子,她的英语非常流利,她说,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妈妈,是妈妈把我从上海的孤儿院领到美国,治好我的兔唇,一路培养我长大成人。观礼席上传来一片窸窣声,兔唇这词不胫而走,前排的人睁大眼睛,后排的人提起望远镜。领奖台两边的宽幅巨型电视屏幕,被凉花面容的特写镜头占满。立刻,这个特写镜头传遍全世界。

太多的人想在美丽的凉花脸上找到兔唇的影子。可是兔唇早落进历史的尘土中,怎么还能找到,只听整个大剧院,传出一片感慨之声。

凉花有点尖的嗓音在宫殿般的大剧场回荡。她说,刚才有记者问我,我力量的源泉是什么?女士们先生们,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会相信,在我二十岁之前,我所有的动力是,为了不被第二次抛弃,什么事我都要争第一。妈妈,感谢你,没有抛弃我。你的千辛万苦,你的无微不至,造就了今天的我,妈妈,这座奖杯是给你的。说到此,凉花的话音里已溅出哽咽之声。

佩西坐在第一排的贵宾席上,她忍了一天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母女俩泪眼相望,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她们的激动情绪也感染了全场近四千位观礼者,唏嘘之声不绝于耳。为了不被抛弃而努力,多么现实,多么结实,然而又是多么悲壮多么豪壮的努力,它正应了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话,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

二十多年来,凉花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事事争先,处处不落人后,终于从一个兔唇女成为近代科技界最耀眼的新星, 从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儿成长为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类历史上还有比这更励志的故事吗?这太震撼人心了。那持续足有一分多钟的、差点把大剧院的屋顶掀翻的掌声扬起了观礼者献给佩西和她的女儿凉花最热烈的赞美赞叹和赞歌。

作者简介

强颂今,又名强颂锦,笔名厚道人家。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员,星岛日报周刊《国家记忆》和《美利坚见闻》专栏作家。从2015年起,发表了200多篇小说、散文和随笔等,主要有长篇小说《追踪地沟油》、长篇游记《我在西班牙看斗牛》、中篇小说《钉子,钉子》等。2021年11月出版了六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留美色戒》, 2022年出版长篇小说《纽带》。电子邮箱:sjqiang268@gmail.com & 1489273327@qq.com

 

评长篇小说《纽带》

刘荒田

长篇小说《纽带》从头到尾叙说的是“领养”,在我的阅读范围,它是这一题材的海外第一部。

我关注领养已超过20年。早在2002年,应广州发行量冠全国的人文杂志《人之初》(每期印数一百万)之约,我和旧金山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文友合作,查阅大量中英文资料,撰写题为《黑眼睛女孩和蓝眼睛妈妈——美国人越洋领养侧记》的长篇报告文学,作为该刊某一期的头条。两年后,我飞赴江西南昌参加笔会。下机后,在大厅等候主办方派来的车子。一群同机的美国人也在等接机者,我和其中的几位聊天,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一致——为了“领养”。要么去孤儿院物色孩子,要么已选好,这一次去完成法律手续。一对中年夫妇,都是律师,带来两个亲生孩子,他们要领养的一个手脚有残障的女婴。给我看了照片,把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个星期后,我从同一机场离开,在机场候机室看到另一群回家的美国人,多数带上领养的孩子。原来,南昌,在那年代是全国闻名的“领养之都”。从此,陆续从媒体读到带纯粹中国血统的孩子在新大陆成长的故事,一次次地想:跨国领养这大题目下,蕴藏着多少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故事,除了新闻记者,海外作家们似乎鲜少触及。不能说他们对此视而不见,不是谁都有条件、有能力写得出,写得吸引人。

如今,有人写了!强颂今先生是不二之选。

天降大任于斯人。斯人应是这样的:在中美两国都生活过较长时间,中英文俱佳,已建立以基督教教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以上三条用来托底,还得加上一条:对特定题材结缘甚深,于来龙去脉了如指掌。鉴于现代社会分工的精密,不可能产生巴尔扎克一般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家。强氏的强项恰在这里:他退休前是美国联邦政府属下的资深移民官员,执勤于旧金山国际机场海关。被领养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养父母进入国门,他是负责面对面审查的。新冠疫情流行前,美国的家庭从亚洲国家领养的孤儿,平均每年为一万名,其中来自中国的占了七成。而旧金山机场是主要入口之一。第一手材料加上后续跟踪,使他积累了大量原始素材。同理,长篇《留美色戒》原汁原味的魅力,在于任职海关,与数以万计的留学生打交道过程中,练就把人“看透”的本领。我知道强颂今这名字,是今年夏天。美国几个华文写作团体为强氏甫出版的长篇小说《留美色戒》所举办的云上研讨会,我参加了。因此前从网上读到关于这本书的推介,很是好奇。会上的主题发言很有深度,交流也热络,广获好评。一个月过去,我去旧金山唐人街一家餐馆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竟遇到他。“云会”的参与者来自全球,我一直以为作者远在美国东海岸,不料和我一样,住在滨海的日落区,只隔数十街区。他当场把两大册签名本送给我。从此成为朋友。几次深谈,让我明白他的生活道路,教育背景。如果说,来自现实的素材库存,是初步的,那么,使他脱颖而出的,是悟性,是才气,是思考的深刻和敏锐。于他,文学生命不同凡响的生机,是两个国度、两种语言、两种乡愁赋予的。他的实力,我从六十多万字的《留美色戒》,以及他在《星岛日报》开辟的《国家记忆》专栏已领略。而刚刚完成的《纽带》又上一台阶。读了它,我可以回答一个问题:《纽带》值得阅读吗?完全值回票价。被领养的孩子到了陌生的国度,并不像童话里千篇一律的结尾: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漫长,其间不乏冲突和事故。本书的主人公——凉山孤儿凉花,从出生起就是兔唇。以她为中心的故事如何发生,如何推向高潮,如何结局,悬念环环相扣。凉花的养父——出身于四川深山的博士朱家琪;养母——美国人佩西。从这两个年轻恋人和凉花的遇合,到他们行将结婚之际,因登山出意外,朱家琪为救佩西而身死。这是大戏的开场。接下来,一波连着一波,教你无法放下。且举具戏剧性又合情合理的一节:凉花在美国求学,努力奋斗,成绩优异。可惜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唯一的办法是骨髓移植。然而她是孤儿,无法找到嫡系亲属做骨髓配对。她的生命只剩两个星期。负责找凉花的亲生父母的向森林,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在最后四天中,近于绝望的向森林只好去医院化验自己的血液。奇迹出现了,他的骨髓和凉花完全匹配,凉花被救活。原来,向森林是凉花的生父。阴差阳错,害苦了父女。“机关”在哪里?读者且去自行发现。通观全书,出其不意的奇情与司空见惯的日常交缠,人性的至善与丑恶的混战,两个国度商场的过招,爱情的峰回路转,亲情的熨贴,灵魂的救赎,这些教小说“好看”的元素无不具备。

教我感动良久的,是结尾的诗性隐喻:获得博士学位的凉花和她的团队在人体免疫力研究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征服人类的第一杀手——癌症。在颁奖典礼上,记者问凉花:应归功于生她的中国,还是养育她的美国?她这样回答:两个国家。被领养的孩子,不就是两个伟大国家的“纽带”吗?

2022.11.30于美国旧金山

作者简介:

刘荒田,著名散文家。已出版散文随笔集37种。2009年以《刘荒田美国笔记》一书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2013年,获北美《世界华人周刊》、华人网络电视台所颁“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2015年获“新移民文学笔会”“创作成就奖”。2011年,获新疆“爱情亲情散文大赛”第一名。获《山东文学》杂志2015年度“优秀作品奖(散文第一名)。小品文集《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入围2019年“花地文学榜”年度散文。2017和2018年两年均进入三大文摘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最受欢迎的报纸作者”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