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国家记忆  长存我心》 -访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作者 强颂今

 

旧金山的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非常值得参观。它是由享誉遐迩的侨领方李邦琴创办,由热心公益的侨路基金会负责日常事务的。朋友说,每个参观过它的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抗日纪念馆,在中国我参观过很多,每次参观,都像是把心灵上已结疤的伤口再撕开。收获的只是痛苦。朋友说,他建议我去参观,不是要我去收获痛苦。这家纪念馆的主题是国家记忆(National Memories),与痛苦无关。

那么记忆什么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好奇地走进了这家纪念馆。接待我的是湾区名人李竞芬大姐。竞芬姐先把我领到一面印着一位军人立像的长幅竖旗前,她还没问我这是谁,我已脱口而出,陈纳德将军。这名字,连着“飞虎队”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大脑中。但我仅知道陈纳德将军当时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是他组建了飞虎队。除此之外,所知寥寥。所以,当我看到戴着橄榄帽的将军时,只能说似曾相识。

竞芬姐讲解将军的丰功伟绩和飞虎队的始末,言之淳淳,语之盈盈。飞虎队最初是民间的俗称。它的官名是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願航空大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正式与中国结盟对日宣战。当时赴华参战的美军战机头部都漆了个鲨鱼头。中国西南地区的民众从来没见过鲨鱼长啥样,还以为那是飞老虎,一家昆明的报纸用“飞老虎”称呼航空队的战机,中国翻译把这名称翻译成Flying Tiger。将军认为这名字能长我方志气,灭敌方威风,首肯把长长一列航空队官名改成飞虎队。飞虎队果真是空中猛虎,在短短的三年队史里击毁日军2597架战机,战果辉煌。

自从1942年3月仰光沦陷后,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海陆道路都被日军封锁,所有输入中国的抗战物资都靠空运。中国仅剩的一条与外部世界的空中通道叫驼峰航线(Hump Flight)。将军的英明和睿智闪耀在这条航线上,他是这条航线的第二任总司令长官。驼峰航线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东至中国的昆明。航线全长500英里。“驼峰”得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整条航线平均海拔高度约5000米,最高海拔达7000米。这个海拔非常接近当时的运输机能够爬升的高度。美国的《时代周刊》曾把这条航线称为“铝谷”(Aluminum Valley)。纪念馆内有个占地达一个房间的实景模型。实景上山峦起伏,银光闪闪,太使人吃惊了,那成片成片的闪光处竟然都是飞机的残骸。整条航线从1942至1945,约有500架运输机坠落,共有1579名中美机组人员長眠在这亘古荒凉的崇山峻岭之中。曾有一位美国飞行员这样描述:在天空晴朗的时候,你可以不用任何导航,只要追着山谷中飞机残骸铝片的反光而到达目的地。在南京的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4294名中、美、苏等国抗日航空烈士的名字,其中有2590名美国航空将士,数量占一半以上。我在三楼一处微型祭台前久久伫立。思潮澎湃,眼眶湿润,心里默念,来自美国的英烈们,你们的名字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长存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和美国结盟。这样的结盟不仅仅是军事的,还是民间的。纪念馆里许多实物都深动地反映了中美民间的情谊。在这些把我带进历史深处的实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把小手枪,和一个按比例缩制的降落伞。这把美制小毛枪巴掌大小,做工不算精致,枪膛只够装一颗子弹,射击距离不超过四米。此种小手枪当时被用来近距离杀死敌人,夺取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一次战斗,美国士兵伊尼奇受伤后被一位中国士兵英勇救出,为报答恩人,他用自己的常规手抢交换了恩人手中在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小手枪。伊尼奇珍藏这把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小手枪几十年,终被中美两国民间友好的情谊感召而捐赠出来。

降落伞的故事发生在1944年4月7日清晨,一架飞虎队的战机因燃油耗尽,25岁的伊尔尼中士与机上其他五名飞行员跳伞逃生。战机最后坠落在湖南耒阳的一片稻田中。中国军民凭着飞行员背上已被鲜血染红的一行字救了他们。这行字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航空委员会”,这行字写在一块白布上,白布缝制在每个飞行员的飞行服背后,目的就是,在飞行员落难时,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延误中国军民的救援。后来伊尔尼依照降落伞的原样缩制成袖珍降落伞,在他回访耒阳的时候,请当地救过他的百姓在降落伞上签字。我细数了几遍留在降落伞上的签名,大约有三十多个。

在纪念馆里我流连往返,或驻足沉思,或感慨万千,我把那么许多美军将士的光辉形象摄进我的手机,把那么许多美中同仇敌忾可歌可泣的的事迹输入我的胸怀,我收获满满。我留了言,捐了款,和竞芬姐一起合了影,还在候补义工名单上签了自己的名。我正要走出纪念馆,“国家记忆”这四个大字闪着熠熠光芒跃入我的眼眶,我进馆参观时带着的问题有了圆满的答案:我们记忆中美八十年前的同盟,我们期盼八十年后的今天中美依然同盟,面对来自COVID-19和时代的挑战。对此,我充满信心。我将把这信心传递给我周围人,传递给我的子孙后代,为中美友好世代永续而作出贡献。

 

(首发2022年7月17日《星岛日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