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与魔鬼博弈》第六章(2)

[四]

      对日本,我从未停止过关注,并不是为了创作,更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为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一切——

      我相信老一辈人都是如此。

      一个民族对那场几乎灭绝种族的侵略如果健忘的话,那就太悲哀了。

      我知道,我对日本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我知道,要写日本,绝非靠几句激越的情感宣泄,靠恶补几本有关日本方面的书所能完成的,更不是跑日本采访一趟就能凑效的。如果我像在德国那样,向日本人提出那么尖锐的问题,说不定会遭到围攻的。

      所以,我必须冷静地倾听对日本有深刻研究者的见解……

      于是,回国后,我千呼万唤寻找一位朋友——

      王泰平先生,出生于辽宁丹东,曾就读于外交学院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北京日报》驻日本记者、《世界知识》杂志副主编、《世界博览》主编等职;曾出任中国驻日本札幌、福冈、大阪总领事(大使级),外交部大使等要职,退休后,仍担任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副秘书长、中日韩经济发展协会会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而且是一位作家,外交笔会理事,对日本有着深刻研究,对中日关系更有着深刻的认识。

      我与王泰平先生相识多年,是要好的朋友,后来他赴日本任职,就断了联系。

      通过朋友,很快就联系上了。

       一个晚秋的上午,我怀着好友重逢的喜悦,匆匆来到王泰平先生在北京的住所,夫妻俩得知我的到来,早早就跑到门口来迎接我,而且,几天前就订好了午餐的餐厅。

      多年不见,老友重逢,格外欣喜,一杯热茶,便开始了一上午的长谈。

      年过七旬的王泰平先生,长相出众,性格沉稳,是一位学者型的外交官。

      他把他对日本一生的研究与认识,毫无保留地讲给我听。他夫人则忙里忙外,给我翻找资料,把所有与日本有关的资料全部捧到我面前,让我带着。

      临分手,王泰平先生以外交官的政治敏感,叮嘱我:“写日本,你要注意军国主义的特征,他们对内实施法西斯压迫,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另外,你要注意,日本民族还是很优秀的,只是要对日本军国主义者进行批判。”

      谢谢您,我的朋友!我明白王先生话语中所包含的更深层的含义。

      就这样,我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带着王泰平先生毕生研究日本所著的《风月同天——话说中日关系》等一批珍贵资料,带着对王泰平夫妇的感激之情,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便一头钻进资料堆里。

      数天之后,我坐到了电脑前,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创作激情。

      对日本,我有太多的话要说。

      这些话在我心里憋得太久太久了,它渴望着喷发。

      我一再提醒自己,要理性,不要过于感性,只有理性才能深刻,才能客观。可我手中的键盘却常常不听从我的指挥,渴望喷发的激情常常烧焦我的理性,让我的文字变得不再是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带刺的棍棒,敲击着人们有意或无意健忘的神经……

      说来,中日关系曾经友好过,更久远的历史不必说了。

      且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送道,圆寂于763年5月6日,日本为他在奈良所建的唐招提寺,仍向世人彰显着昔日的友好黄花。

      曾几何时,中国曾派出大批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向日本取经,并希望中国的发展能得到日本的支持。

      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去世前一年还去日本,发表演讲,大声呼吁,希望日本就“当西方霸道的鹰犬,还是做东洋王道的干城”一事表明态度,希望日本能站在亚洲被压迫民族一边,而不要成为亚洲的侵略与压迫者!

      但是,日本学者狭间直树,对中国人在甲午战争之后,急切地向日本学习,渴望得到日本帮助的心情,曾做过这样的评论:“(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对日本的天真烂漫的依赖心情,与后来的历史发展相对照,简直不可思议。”

      的确,中国这头昏睡的睡狮,从未真正认清那位张口善邻、闭口友好、见人必鞠躬的邻居——

[五]

      历史是最好的抹布,能擦亮人们被尘埃遮挡的眼睛。

      其实早在400年前,日本上层就萌生了最早的大陆政策思想,从16世纪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开始,就产生了对华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殖产兴业”的治国道路,完成了“脱亚入欧”的转身。统治阶级把武士道精神,作为军国主义的思想武器。渐渐地,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民族的一种道德标准,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日本政府强化全民习武,崇尚武士道,提出“八纮一宇”,就是全世界都是我的,都是天皇的。其野心就是称霸世界。

      一百多年来,日本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侵略。

      1887年,日本政府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进而转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以攻占台湾、吞并朝鲜、进军满蒙、灭亡中国,最后征服亚洲,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1874年,日本出兵打台湾,侵占了中国附属国琉球,将其改为冲绳;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同年,日军侵占了中国领土台湾;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日本是诸多列强中唯一一个亚洲国家,且出兵人数最多,22000人。中国政府被迫与各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日本从中分得赔款白银3479.31万两。直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才被迫停止支付这笔永远还不完的巨额赔款。日本则是诸多列强中,唯一一个没有退还庚子赔款的国家;1915年,日本政府与中国卖国贼袁世凯,秘密签订丧失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1927年7月,日本首相田中义向天皇呈奏《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文件,称:“吾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三省;1937年7月,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掉中国!

      中国人民从1931年9月,一直奋战到1945年8月,不是8年,而是14年,直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百年来,中国第一次胜利。

      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胡平先生在其《100个理由》著作中,这样写道:

      “若不了解八年抗战前夕,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你就不可能领略抗战八年的丰富内涵。”

      他在书中,将日本与中国的状况作了详细比较:1937年,日本工业总产值约60亿美元,中国约14亿美元,仅为日本四分之一;中国国民政府财政收入只有12.51亿元,约合4.17亿美元。中国的铁路总长度不足1万公里,平均每4万人不足1公里,不仅与当时的英、法、美、德、意、日等一流强国相差甚远,就连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每平方公里的铁路也比中国多出5倍以上,连非洲的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都不如。全国仅有汽车62000辆,而且全靠进口。日本国土面积只有中国二十六分之一,汽车却比中国多一倍以上,公路是中国的8倍以上。

      在军事装备上,中国与日本相差更悬殊。日本年钢产量580万吨,中国才4万吨,仅为日本一百四十五分之一。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火炮744门,坦克330辆,主力舰、航空母舰等大型军舰285艘,总吨位1400万吨。中国只能生产步枪和机枪,所有的重型武器,包括飞机、坦克、火炮、军舰、石油和无线电器材,全部依赖进口。

      日本原计划三个月灭掉中国,却足足打了八年。

      八年战争,日本早已国力耗尽,民不聊生,成了强弩之末。且不谈其兵力消耗,十几岁的孩子都被赶到前线充当炮灰去了,且看看日本国民的生存现状,粮食配给,每人每天约6两,而且是大豆、面粉、白薯,填不饱肚子,只能用豆饼、橡子面、花生壳充饥,蚯蚓、蝗虫、老鼠、蜗牛、蛇、青蛙,都成了佳肴。到处都充满了饥饿,充满了面黄肌瘦、比战前更加矮小的孩子。

      中国就是在这种国力、兵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场用几千万中国同胞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觉醒,一个民族尊严的复苏,标志着一个屡屡被列强侵略和瓜分的民族,终于结束了百年耻辱,一个软弱落后百年挨打的民族,终于挺起腰杆向世界说“不”了!

       日本的损失也是惨重的。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自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死于侵略战争的军人和平民为310万。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发布之后,日本仍不肯投降。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一亿玉碎”的政策,致使前线众多士兵饿死疆场,或吃战友的尸肉充饥;许多士兵因绝望而发动自杀性突击丧命;许多官兵剖腹自杀;大批军人和非战斗人员被上司杀死。

      《波茨坦公告》发布之后,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无视公告,召开内阁会议,拒不投降,发动全民“卫国而战!”“卫国玉碎!”

      结果,8月6日8时15分,美国在广岛投下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夺去广岛20万条生命。

      8月8日子夜,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紧急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通告日本:苏联向日本宣战!

      8月9日,美国向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导致12.2万人丧生。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王泰平所著《风月同天——话说中日关系》一书记载:“日本投降时,约有650万日本人滞留在亚太地区,其中约有350万为军人,其余的是平民。至1946年9月,还有200余万人没能回国,数十万人回国无助,在混乱、饥饿、疾病中悲惨地死去。此外,日本政府还承认有54万人下落不明。”

[六]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

      日本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沮丧、最绝望的时刻——

      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盟军最高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这位参加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父亲同时获得美国荣誉勋章的五星级上将,身着笔挺的将军服,迈着潇洒而傲慢的军人步伐,走出船舱,走向受降签字台……

      与此同时,各盟国代表都迎着胜利的雄风,走向了受降签字台。

      而代表战败国日本出席投降仪式,并签署投降书的,并不是天皇,也不是皇室人员。而是在1932年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中,被炸断右腿的日本外交部官重光葵,以及陆军大将梅津美治郎。

      麦克阿瑟将军在受降仪式上,发表了简短的演说。

      他说:

       参战大国的代表们!我们今天集聚于此,缔结一项庄严协定,促使和平得以恢复。……我殷切地希望,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希望,从这个庄严的时刻起,将从过去的流血屠杀中产生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产生一个建立在信义和谅解基础上的世界,一个奉献人类尊严、能实现人类最迫切希望的自由、容忍和正义的世界……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了。天空不再降下死亡之雨,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告结束……让我们从过去的流血和杀戮中走出来,铸就一个建立在信仰和谅解基础上的世界;让我们在自由、宽容和正义的旗帜下,缔造一个可实现人类尊严及其理想的更好世界。这是我的热望,也是全人类的愿望!

       麦克阿瑟将军讲得很好,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之后,他以盟军最高统帅的身份,本着美好的构想,开始改造日本:第一,铲除日本文化和行为中,对外侵略的因素;第二,促进民主在日本的成长。

      但是,大洋彼岸的麦克阿瑟,并不了解日本岛国的文化,没有看透在军国主义长期训令下日本国民的国民性,没有亲眼目睹日本法西斯在侵略中的兽性与杀戮,没有体会到饱受日本法西斯欺凌的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深仇大恨与无以言表的痛苦。

      尤其令麦克阿瑟将军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很快来了180度的大转变,完全颠覆了他的构想……

       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崇拜强者、蔑视弱者的民族。

      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彻底征服了日本,令其服服帖帖,百依百顺,甚至一味讨好。

      王泰平先生在《风月同天——话说中日关系》一书中,这样写道:

       回顾日本外交史,日本每一次结盟,几乎都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它所认为的世界第一强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与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结盟;二战中,德国在欧洲不可一世,日本又与德国结盟。近代日本的外交实践表明,它的外交一直具有功利主义、投机取巧和攀附强者的特点。

       不管是崇拜强者、蔑视弱者,还是选择与强国结盟,总之,从投降之日起,日本就完全臣服于麦克阿瑟将军及其背后的美国了。

       有一件事情是最好的证明:

      1945年8月18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三天,日本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一项重要决策:建立为美国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特殊慰安设施”——称其为“战后处理的国家紧急措施之一”。

      8月18日当天,内务省桥本政美警保局长,立刻向各府县下达募集妇女的指标。各地警察署长四处奔波,寻找“为了国家而卖淫”的女人。

      8月30日,日本抢在第一批美国盟军到来之前,募集了1360名慰安妇,并在美军必经之路上,开设起第一家慰安所小町园……

      此刻,距离投降仅仅三天,距离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令32万日本民众伤亡不过21天,就将日本女人主动献给了美国大兵。

      而且,慰安妇很快由两万增到五万,甚至更多。

      为此,为日本留下一批永远不知父亲是谁的混血儿。

      为了取悦征服者,连女人都奉献出去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1945年9月27日,日本投降一个月后,天皇裕仁身穿燕尾大礼服、条纹裤子,郑重地来拜见麦克阿瑟。

      拜见之后,麦克阿瑟将军在接受《芝加哥论坛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已经沦为四流国家,不可能东山再起了。”

      显然,麦克阿瑟将军的判断失误了。

      在麦克阿瑟将军驻日五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裕仁天皇先后11次前去拜见,并给麦克阿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麦克阿瑟不但不同意追究裕仁天皇的罪责,而且决定让裕仁继续当他的天皇。

       麦克阿瑟进驻日本之后,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改革举措,主要是使日本非军事化,包括:遣散军事人员、销毁军事设备、粉碎军事工业体系、清洗国家机关和重要工业中的军国主义分子、审判战犯、废除神道,以及对日本警察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等诸多项内容。

      并在盟军的监督下,为日本制立了一部新宪法,称其为《和平宪法》。

      《和平宪法》第9款规定:日本人永远放弃参加任何战争的权利与机会。为此,永不维持任何陆地、海上和空中武装力量,以及其他与战争有关的潜在能力。

      这项条款彻底否定了日本的军备与战争权。

      对盟军所提出的一切,日本政府是唯命是从,百依百顺,从无反抗。麦克阿瑟对此很满意。

      但是,世界政坛,风云多变。

      美国政府忽然转变了战略思想,导致一系列问题全变了,从而留下诸多至今都无法化解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