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裔文学》特刊
先生,一路走好
—悼念美中作协顾问团荣誉主席张雅文
编者按:
乙巳年壬午月辛酉日,惊闻我们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荣誉主席张雅文大姐驾鹤西去,举会皆惊,纷纷撰文悼念。本期《龙裔文学》特刊就采撷几缕哀思,寄托会员们、朋友们对雅文主席的哀悼之情:
1. 美西时间6月23日一早,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得知雅文大姐西去之事,万分震惊、悲哀,当即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名义发出了唁电:
2.李岘听到噩耗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及作协群留言:
“中文作家协会顾问团荣誉主席张雅文大姐已于两天前去世,享年81岁。今晨惊闻噩耗,心如刀绞。她是我们创会的荣誉主席,是我尊敬的大姐,一个真正以笔墨刻骨铭心的人。她生前是中国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协的名誉副主席,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中国百佳优秀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但这些荣耀加身的头衔,远远不足以涵盖她在文坛上沉稳而壮烈的一生。她用一支笔,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为命运呼号。她的作品,是对生命最深刻的叩问与回应。从《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到《生命的呐喊》,从《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到《与魔鬼博弈》,从《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到《托起冠军的人》,30多本专著,她以女性的温柔直视历史的冷酷,用文学的火焰穿越苦难、点燃希望。今日笔落泪下,斯人已逝,风骨犹在。愿天堂中无病痛之扰,只有书香环绕。现在我分享一篇《文汇报》的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SzAQoGnV9xDV2FxT2Xxhg ,大家可以从张雅文生前接受的访谈,了解到她的一生。”
(2018年李岘与张雅文在北京合影)
3.美中作协永久会员、顾问团成员、著名作家曾晓文也在第一时间分享了她于2017年撰写的关于张雅文的散文——《奔跑的心》:
https://m.fx361.com/news/2017/0630/1972814.html
4.美中作协前顾问、张雅文挚友李占恒先生撰文寄托哀思:
致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悼念著名作家张雅文
她 在 破 坏 平 衡 中 前 行
李 占 恒
张雅文曾是一名速度滑冰运动员。
速滑的基本要领是,身体通过破坏平衡产生的动力,向前滑行。
雅文的人生也是这样:
退役后雅文与运动健将周贺玉组成家庭,她做会计,丈夫当法官,生有一双儿女。这在边城佳木斯,是令人羡慕的小康人家。但雅文却改弦易辙,换了一个轨道——挤进文学创作圈。
数年时间,小说发表了,长篇传记文学出版了,电视连续剧热播了——雅文在祖国东北角,开辟出了可以仰赖文学创作吃饭的天地。这当口,她又从文学竞技场的内圈,变道到外圈,去了遥远的比利时,拜会“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又赴欧洲四国采访法西斯枪口下实施人道主义营救的著名人物的后人……她的纪实文学获得了徐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我国纪实文学的全部奖项;其多部作品译介海外,赢得世界性的赞誉,那本《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作为国礼,由中国国家主席赠送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可以说,未成为速滑健将的张雅文,在文学竞技中站到了最高领奖台。
雅文可以凭借其作品影响的惯力,自由滑行于文坛,乃至人生的终点,然而78岁,她再次破坏平衡,揽下北京冬奥会冠军录的写作。待出版,雅文已经80,其间丈夫辞世,自己知道患了不治之症……她用《永不言败》为书起了名,我以为这书名昭示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好朋友赠书排后。至今我还在等签上“雅文”名字的《永不言败》。
20日,微信,她对我说:“占恒,这次我真的不行了。”
21日她果真走了,
有人说,她不该这么拼。
我说,我不这样认为,她的力量,来自不断破坏平衡,因而不断前行,不断创造辉煌。
雅文,我赞赏你,
赞赏你在破坏平衡中前行。2025年6月26日于沈阳
5.美中作协几近全体成员都在微信群中表达了哀悼之意
副秘书长史德亮博士:
惊闻张雅文老师去世,不胜悲痛[心碎][心碎][心碎]张雅文老师从体育转文学,在两条道路上皆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是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榜样[强][强][强]雅文老师一路走好。
作协网站文字编审胡忠谦:
惊闻女作家张雅文去世,痛悼之余又心有戚戚。虽未曾谋面单其作品却心心念念,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等都曾在读者(观众)中引起反响。今得知还是我们CWAA作协会员,我们协会真是人才荟萃群贤毕集。借此窗口,愿雅文大姐在天之灵永享天国。
永久会员简妮:
深切哀悼张雅文。拜读了这位从未谋面的作家遗文深为感动。她说,文学对我来说,已经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生命的需要。她的作品是对这段话的最生动写照和实践。同时也给人启示:AI可以组成优美文字,但是如果没有精神升华的能力和饱满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表达,是不能进入文学的。
永久会员袁瑞珍:
惊闻张雅文老师仙逝,虽未曾谋面,但看过张老师的文章。愿张雅文老师安息,一路走好。
永久会员邱跃辉:
斯人已逝,生命永存,雅文老师的不朽之作,永不褪色。肉体虽然消亡,生命在文海中溅起的朵朵浪花与日月共存。
永久会员陈延国:
惊闻噩耗,黑土地上的文学之灯骤然熄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我们敬爱的创会荣誉主席张雅文大姐溘然长逝,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全体同仁无不震痛扼腕,哀思如潮。
张雅文老师的一生,是以笔为炬、照彻灵魂的壮阔征程。从《生命的呐喊》中那撼动人心的不屈强音,到《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在黑暗深渊里绽放的人性光芒;从《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于时代激流中的坚韧跋涉,到《与魔鬼博弈》《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中对历史脉络的深刻叩问与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凝望——她的文字,是她丈量人性光与影、时代苦难与希望的坚实脚步,更是她以滚烫良知温暖世道人心、用满腔热血熔铸的不朽丰碑。她是黑土地的骄傲,更是高悬于全球华文文学苍穹之上,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雅文大姐,您以生命点燃的这盏文学心灯,将永远在我们追寻的道路上燃烧,映照后来者前行的方向。我们唯有以您丈量过光与影的坚实步伐,继续跋涉于人性探索的长途——您的声音,必将通过我们无数后继者的笔端,在时光中永恒回响。
永久会员强颂锦:
2025年6月21日,文坛一颗璀璨的星辰陨落。美中作协顾问团荣誉主席、中国国家一级作家张雅文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1岁。惊闻噩耗,无数读者、同行与后辈无不痛心扼腕。她的一生,是文学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是用文字为弱者呐喊、为历史存证的一生。今日,我们以最深的哀思,缅怀这位用生命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家。
张雅文先生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充满韧性与力量的传奇。她并非出身书香门第,也未受过系统的文学训练,却凭借对命运的不屈与对文学的赤诚,硬是在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通往文学殿堂的道路。
今日,张雅文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她的文字仍在,她的精神仍在。她的作品将继续在读者心中回响,她的呐喊将继续在历史的长廊中激荡。
6.张雅文大姐生前友好也纷纷致电美中作协主席表达哀悼之意:
文心雅韵 善美长存
——痛别作家张雅文大姐
北京时间6月23日下午,我于微信朋友圈惊悉张雅文大姐逝世的噩耗。那是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何建明上传的《文学报》所刊登的一篇悼文——《作家张雅文逝世:写作与生命赛跑,为世界讲述中国的家国情怀》。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先生,在转发此文前,赫然写下悼念按语:报告文学界的一位优秀作家、好大姐走了……她也是极少数能有纪实类作品改编成影视的作家。沉痛送别雅文大姐……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一道晴天霹雳,令我惊愕不已!就在两个月前,我还曾登门拜望这位耄耋之年却气度温文尔雅、精神矍铄的女作家。怎么竟如此突然地与世长辞了呢?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即刻与朋友们联系,打听告别仪式举行的日期,我觉得自己理应且必须赶到外地,为雅文大姐送上最后一程。于是,我四处打探关于她的消息,并做好随时启程的准备。
然而,一小时后得知,张雅文大姐于6月21日去世,23日上午已送别她走完最终行程。终究是晚了,消息知晓得太晚了!若是能早几个小时得知,我定能乘高铁赶赴济南。北京到济南,不过四百多公里,仅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啊!可如今,再也见不到这位心地纯净、为人真诚、高雅大气且才情横溢的作家大姐了。此刻,我心中五味杂陈,失望、遗憾、惋惜、悲伤等诸多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悲从中来,不禁潸然泪下……
她虽已离去,但我当下及日后能做的,便是以文记录她的“好”,以情感悟她的“真”,以心感受她的“善”,以义品味她的“雅”!
我由衷地感谢她、深切地轸念她、永远地铭记她:
张雅文,一位出身贫寒却始终不忘初心,满怀社会责任感、秉持高尚操守且拥有崇高境界的优秀作家;一位真正懂得热爱,并将这份爱无私给予丈夫、孩子、家庭与祖国的优秀女性;一位在文朋诗友中,最为真诚且心地纯净的好大姐。
张雅文,人如其名,名如其人,文如其人。真可谓:张秉善念,真诚和善,心同净玉凝高雅;文寄豪情,浩气赤忱,梦系家国展阔怀。
雅韵文心香永驻,华章德笔善长传。愿雅文大姐在另一个世界,顺遂无忧,一切安好!
章一泓
《亚太文学》总编辑兼主编
2025年6月23日晚于北京
7.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雅文大姐的生前友好胡玉萍老师微信留言向作协主席李岘表达了她的哀悼之情:
张雅文,她的一生坚韧、刚硬、拼搏。她的生命像块铁,在命运的硬板上被反复锤打,火星四溅,铿锵有声。她的生命像团火,饱满热情,始终燃烧。她的一生不曾认输,无论多苦,从不低吟。她并非天生神力,且出身贫寒。在磐石般的生命旅途中,她凭着一幅铁骨,凿出一道又一道缝隙,开出一片又一片倔强的新绿。她的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出版多部,我与她的友情持续38年……
(照片左起:《当代》副主编杨新岚、美中作协前顾问李占恒、友人范卓英、美中作协主席李岘、荣誉主席张雅文、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胡玉萍、文学理论家李炳银及出版人马成翼2018年在北京合影)
声声字字祭奠之词,点点滴滴哀悼之情,难诉美中作协人的追思。如果想更多了解张雅文先生的文学成就,可以阅读她的自传《生命的呐喊》,了解她是怎样一步步通过文学走进全中国乃至世界读者的视野中的。
斯人已逝,心香永驻。我们会永远怀念张雅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