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回收的懊恼》

作者:周愚

 

        美国人喝了可乐、果汁、啤酒之类的饮料,用过的空瓶空罐,不管是铁罐、铝罐、玻璃瓶,绝大多数都是当作垃圾丢掉,充其量也只是丢在可回收的分类桶里。但是几年前加州实施了一项名叫CRV (全文是California Recycle Value,意思是加州等值回收) 的特殊规定,就是人们在购买饮料时,视容器的大小每瓶要多付出五分或十分钱,用过的空瓶空罐可拿到回收站去归还,取回等值的钱。

        我以前也是把喝过的空瓶、空罐连同旧报纸、垃圾邮件等一起丢在可回收的分类桶里,清洁公司每周来收取一次,至从有了这项规定后,心想买时多付了钱,能拿回来,当然应该拿回来。

        离家不远有一处回收站,是设在一家超市停车场的角落里,我都是用黑色的大垃圾袋,积满两三袋后开车送去。回收是自动化的,把瓶罐一个个依次放在滚动的履带上,放进一个会听到“哔”的一声响,全部放完后单击键钮,机器会吐出一张印有金额的单据,虽然很费时间,每次收回的钱也不过只有七、八元,但我还是会这么做。那张单据则限定在那家超市可当现金抵用,有一个期限,大约是一周。

        不久前那家超市拆了改建,回收站也没有了。空瓶积了满满三大袋,不得不处理了。一位朋友告诉我另一个回收站的地址,距我家约二十五分钟车程,我按址找去,那个回收站是人工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星期一、四休息,那天刚好是星期四,我扑了个空,只得回来。

        过了几天我再去,看到已有三个人在等待,牌子上写着“午餐,下午一时回”,我也只好等,不久我的后面又有了两个人。一点稍后收货员工回来了,人工回收是用称的,因重量不同价钱也不同,他见我铁、铝、玻璃瓶罐混在一起,就拿了三个桶给我,要我分装在三个桶里,要分开称。我蹲在地下,一个个地分开装,装完了,腰酸腿麻,几乎站不起来。

        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年轻的白人男子,他只有很小的一个袋子,称完了,员工把用手写填上了金额的单据给他。他接过一看,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只见他满脸不悦,转身把单据递给我,说:“给你。”我不解,但接过单据,看到是两块钱,我说:“这是两块钱呀!”他说:“给你,我再也不会来了。”悻悻然而去。显然他本以为不止那么些钱,结果却只有区区两元,一气之下,干脆不要了。

        轮到我了,铁、铝、玻璃三样称过,我拿到了一张9.75元的单据。那家回收站也是在一家超市的停车场上,也是限在那家超市当现金抵用。但我因折腾了那么久,已很累了,当时又没想到需要买什么,于是就收好单据回家了。

        两天后妻说需要买点菜,我说正好可去那家超市使用那两张抵用券。到那里拿好了所要的东西,结账时,我拿出那两张抵用券,交给店员,她接过一看,递还给我说:“对不起,这两张都过期了。”我大感诧异,就是前天的,为何过期?但当我仔细看那张单据时,最下方有一行小字“Valid on same day”(限当日有效) 。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但又能如何?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损失十元微不足道,但想起那些瓶罐积存了三个多月,为了怕遭到蚂蚁和蟑螂,妻都是小心翼翼地洗过之后才放入袋子,为了这我开车来回好几趟,花了那么多时间蹲在地下分装,结果是一场空,而且还辜负了把两块钱抵用券给我的那个男子。

        我想起了他离开时悻悻然说的“我不会再来了”的那句话,我也在想,我会不会再来?

 

        2021年5月16日发表于美洲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