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将于美西时间(PST)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晚7-8点举行。主讲人文昱将在在本次讲座中谈谈现代派诗人的作品,以及古典诗词中朦胧化的创作手法,希望对各位文友在现代诗歌/古典诗歌的赏析以及创作上有所帮助。

Zoom 会议ID: 876 0921 8903

密码:899006

Join Zoom Meeting:

https://us02web.zoom.us/j/87609218903?pwd=PrNZOfK5t5zjTkHiuPHu2SbmlAmGuP.1

欢迎大家拨冗参加。

主讲人:

文昱,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与文化系获得硕士学位,是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语言文学、中世纪诗歌散文、古典美学以及批判理论。她参与了多个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思想相关的研究项目。目前,她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中世纪诗歌中的独特写作风格及怪异美学,探讨的主题包括知识分子的困境、贫困与苦难、疾病、畸形与残疾以及诗歌感知的美学转变,主要集中于唐代中晚期(公元766-907年)诗人群体的批判性创作。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次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

昨日书卷已成,明日篇章待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简讯

简讯

昨日书卷已成,明日篇章待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简讯

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下午,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在ZOOM上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财务长谭瑞钦、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会员理事苏飒、外联理事刘菲等全体人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李岘主席就作协上一季度的工作所作的报告并讨论了协会下一阶段工作的相关议题,

李岘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体协会成员的大力支持和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过去的三个月当中,协会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提交作品已于9月30日截止,共收到近百部作品,现在已经进入初审阶段。10月30日完成后,11月进入复审和终审工作。其他相关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2.波士顿之行完美收官。 9月20日,美中作协在李岘主席的带领下,一行十四人从美国不同的城市汇聚到波士顿参加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在此次电影节上:

(1)举办了美中作协哈佛论坛“如何使文学创意与影视叙事交相辉映”,与会会员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心得体会。

(2)协会14名成员获得“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奖:最佳小说IP奖刘菲《阿呆买房记》、李岘《无处安放》;最佳微短剧集IP奖:李岘《剧本杀》。最佳IP奖:简妮 VS《当太阳遇见月亮》、水仙 VS《美国医院所见所闻》、雅兰 VS《红包》、钟梅 VS《中国花瓶》、李宜璇 VS《跨越海洋的她们》、陈桅 VS《旧金山不相信眼泪》、洪萍 VS《看世界》、史德亮 VS《美女巧英和他的六任丈夫》、李莉 VS《传承》、苏颯 VS《蓝花楹》、张慧玲 VS《画疗》、曾晓文 VS《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

(3)由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组委会安排的五组论坛在哈佛大学会议室展开。由新闻媒体人、影视编导、作家和艺术院校的教授组成的五位主持人和十几位嘉宾,从创作、理论和市场等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带动了会场热烈的学术气氛。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博士,作为《华语IP海外市场及探讨》penal的嘉宾,她谈到源起于中国的微短剧集,随着“出海”的热潮在海外遍地开花。这不仅为海外的影视人带来了生机,也为文友们带来文字与镜头相结合的崭新平台。因为微短剧集投资小,拍摄周期短,受众面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的优势使剧本拍摄落地的几率大增。并且微短剧的奇思妙想与剧情快闪的形式都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心态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基本的审美享受。她通过短视频介绍了美中作协正在举办的“首届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的情况以及“世界微短剧研究会”,宣传效果极好。

3.接待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10月4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迎来了加拿大华裔作家美国西部邮轮访问团的到访。主席李岘在家带领秘书长崔萍和会员简妮及张慧玲接待加华协会一行13人。座谈会上,李岘主席介绍了美中作协利用互连网的优势,通过协会网站、《龙裔文学》微信公众号、“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及《华人》杂志专栏等平台收藏和宣传美中作协会员的作品,并通过主办全球大奖赛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融合与发展。她说,海外文学团体应该多做交流,通过互动更好地推动文学团体的发展与进步。加拿大华裔作协陈浩泉会长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热情接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说“美加同属华人社区,我们应该多来往,多交流,共同为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随后,李岘主席和陈浩泉会长向对方协会互赠了作品集。加拿大华裔作协理事曾庆彪向美中作协赠送了一幅题为“以文会友”的墨宝,象征着文学的深厚情谊。接着两家协会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文学创作交流,接连分享了各自的作品。这次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家作协之间的友谊,也为未来更多的合作与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美中作协举办的“第二十一期命题征文”如期完成。本期征文以《期待遇见,等待重逢》、《乡音》为主题展开创作,共入选11篇,分别是:李莉:《风中的百合》崔萍:《父亲节怀想》简妮:《贵人在天堂》丁岚:《槐树林的灵魂》葛杭松:《记忆中的乡音》顾尔石:《家乡永远欢迎你》沈林沼(常照):《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时开》李岘:《如果我们重逢过》钟梅:《听觉故乡》郝晋:《乡音晋语和我》谭瑞钦:《意难忘》。以上篇目已刊登在作协网站并分三期刊登载在《华人》杂志上。

5. 许晓妮的外联理事由刘菲接任。原美中作协外联理事许晓妮因个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担任作协外联理事,按照章程规定“理事会成员必须做满一届,如提前退出,不论何种理由,都将通报全体会员,由理事会甄选替补成员。并不再算作本届理事会成员体现在作协网站及作协文集等宣传平台上”,因此理事会按照章程增补刘菲为外联理事。

6. 苏飒介绍新会员入会情况。会员理事苏飒介绍了上个季度新近入会的会员,他们是:刘雅兰、符水仙。

    在总结了前三个月的工作之后,会议一如既往地对后三个月的工作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以下议题: 

1.   “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11月底前完成全部评选,同时进行颁奖会仪式的相关筹备工作。

2. 2024年诗歌论坛和征文选题。初步确定论坛时间为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主讲人文昱,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目前,她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中世纪诗歌中的独特写作风格及怪异美学,探讨的主题包括知识分子的困境、贫困与苦难、疾病、畸形与残疾以及诗歌感知的美学转变,主要集中于唐代中晚期(公元766-907年)诗人群体的批判性创作。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次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论坛题目: 从柳影到霓裳——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的意向运用暨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主持人文昊。目前海报正在制作中并将于近日推出。

3.因理事会人员变动,修改理事会网站信息和照片。

历时近四个小时的会议,在大家互道珍重中结束。

(理事会成员合影)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供稿)

 

 

                                                                                                        

简讯《携手共进——美国、加拿大华裔作家交流侧记》

十月的圣地亚哥,沐浴在金秋的阳光中,仿佛一幅诗意的画卷。10月4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迎来了加拿大华裔作家美国西部邮轮访问团的到访。

成立于1987年的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加拿大华人作家的创作与文学研究,举办多种文学活动,促进加拿大华裔作家与世界各地作家的交流与合作。这次访问团共13人,由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陈浩泉担任团长,副会长陈华英担任副团长。成员包括协会理事陈丽芬、李敏仪、周孟川、曹小莉、曾庆彪,以及会员苏阿冠、黄冬冬、曹小平、林伟芝。此外,陈浩泉会长的夫人黄婉儿、会员黄冬冬的未婚妻李绮晴也随团同行。他们此次的文学之旅途径美国的西海岸旧金山、圣地亚哥和洛杉矶三座城市,与当地华文作家进行文学交流。

在圣地亚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李岘主席在家中安排了午宴,接待了13位远道而来的文友。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会员简妮和张慧玲也代表协会参与了接待工作。

午餐开始前,两家协会参会人员进行了文学交流。在座谈会上,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作为司仪,请美中作协李岘主席和加拿大华裔作协陈浩泉会长讲话。李岘主席坦诚地介绍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会员分散在美国不同的城市,所以这次活动仅以几位居住在圣地亚哥的成员代表作协参加接待工作。会上,她简单地介绍了美中作协利用互连网的优势,通过协会网站、《龙裔文学》微信公众号、“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及《华人》杂志专栏等平台收藏和宣传美中作协会员的作品,并通过主办全球大奖赛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融合与发展。她说,海外文学团体应该多做交流,通过互动更好地推动文学团体的发展与进步。最后她希望通过两个协会会员相互分享各自的创作经验与文化背景,加深对彼此文学创作的理解与欣赏。

加拿大华裔作协陈浩泉会长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热情招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说“美加同属华人社区,我们应该多来往,多交流,共同为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今后也有机会邀请你们组团来加拿大访问。”

随后,李岘主席向访问团赠送了美中作协的三本文集《心语》、《心旅》和《心叙》。作为回应,陈浩泉会长代表访问团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回赠了他的文集《鹿野山庄稿签》和协会文集《加拿大华人文学论文集》,以及副会长陈华英的文集《童眼》。此外,陈华英副会长也介绍了她的创作历程,并向李岘主席赠送了她个人最新出版的专著《土拨鼠》和《做个魅力加国人》。加拿大华裔作协理事曾庆彪向美中作协赠送了一幅题为“以文会友”的墨宝,象征着文学的深厚情谊。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主持活动)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李岘主席(左)向陈浩泉会长(右)赠送作协文集)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陈浩泉会长向美中作协李岘主席赠送三本文集)

(加华作协副会长陈华英(左一)赠送李岘主席两本自己刚刚出版的文集)

(加拿大华裔作家、书法家曾庆彪先生向美中作协赠送了自己的墨宝。)

(美中作协会员简妮发表感言)

接下来两家协会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文学创作交流。美中作协成员崔萍、简妮、张慧玲,各自交流了创作心得。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的黄冬冬在交流中率先诵读了他最新创作的诗歌,诗句中满载着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仿佛带领大家进入了他的心灵世界,现场气氛立刻被点燃。随着黄冬冬的朗诵结束,其他成员也纷纷响应,接连分享了各自的作品。美中作协会员张慧玲也朗诵了自己的一篇诗作,声情并茂,将座谈会推向了高潮。一时间,文学的激情在空气中激荡,仿佛每一句诗、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使现场气氛愉悦而热烈。

(加华作协会员黄冬冬朗诵自己的诗作)

(加华作协理事曹小莉朗诵自己的诗作)

(加华作协会员曹小平朗诵自己的诗作)

(加华作协理事陈丽芬朗诵了自己的诗作)

(美中作协会员张慧玲朗诵她的诗作)

(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发言)

(座谈中)

在这场别具一格的交流中,充分体现出美加两国的华人作家们,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感悟,以文学作为载体,承载着个人的经历、文化的烙印与思想的碰撞,通过文字展现出彼此的创作灵感与情感世界。

地处北美,两家协会在跨越国界的心灵交汇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也为未来更多的合作与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分别时大家依然意犹未尽。“Together is Power”。这句写在蛋糕上的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合作的力量与文学交流的意义。

美加华人作家合影留念

宾主合影:左起陈会长夫人黄婉儿、陈浩泉会长、李主席的先生Hal、李岘主席

活动花絮:

(圣地亚哥地处美墨边境,故以墨西哥餐招待远道而来的来宾)

(李岘主席用自家种的石榴招待客人)

(男主人用自制的墨西哥酒MARGARITAS招待来宾)

(李主席的先生和张慧玲的先生帮助筹备午宴)

(叙旧)

(后厨)

(参会人员用餐)

(成员人员用餐)

(参会人员用餐)

本次接待活动成员,累却快乐着。

(再见)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报道)

李岘在电影节哈佛主论坛上的发言




题记: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举办了五场研讨会,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博士的发言如下:

主持人赵迟:我们首先邀请李岘老师分享一下,李老师您好,您作为文学博士,又曾在国内电视台从事电视剧的工作11年,到美国后为了支持海外华语作家创立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今年也是您带领作家协会走过第一个十年,从您在中美两国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华语IP海外市场的观察,您对目前海外方兴正艾的微短剧市场怎么看?

李岘答:感谢主持人赵迟老师的介绍。其实今天在坐的参会人员有许多都是专业的影视编导和制片人。虽然我从事了很多年的影视专业,但是我到美国已经32年了,从最初由专业变成了业余,后来彻底地转向文字,进行华文教学和华文文学的创作。但是在坐的许多人一定会认同我的一个看法:那就是影视专业有一种魔力,一旦结缘便深入骨髓。也许就是基于这种身处“触电”和“断电”都欲罢不能的情况下,我开始关注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微短剧市场。最初我很好奇一分钟一集的故事能说明什么,按着传统的影视剧集来说,连跑提纲都来不及。但是我看了一些微短剧集之后,不得不承认它是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一个影视分支,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必将枝繁叶茂。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已经接受了碎片化时间带来的审美享受。而微短剧的奇思妙想与剧情快闪的形式都符合现代人的心态和生活节奏。

主持人赵迟:可否就“如何确定和提出最有前途的主题和创意”介绍一下您是如何通过协会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华语作品走向世界?

李岘答:大家都知道,微短剧源起于中国,随着“出海”的热潮在海外遍地开花。这不仅为海外的影视人带来了生机,也为文友们带来文字与镜头相结合的崭新平台。因为微短剧集投资小,拍摄周期短,受众面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的优势使剧本拍摄落地的几率大增。所以,为了帮助和鼓励文学创作者将文学作品转化为视听艺术,我们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与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举办了“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刚才主持人提到“如何确定和提出最有前途的主题和创意”,我觉得微短剧与传统影视剧集的最大的不同是题裁和体裁可以多样化和自由化。因此我们大奖赛”给出的五个主题也非常宽泛,如:逆袭人生、个人成长、浪漫爱情、女性主义、文化碰撞。

    我认为“美中作协杯”大奖赛与本届国际IP电影节异曲同工,都是为海外热爱文学创作和影视艺术的人牵线搭桥。也是基于这个想法,我们成立了世界微短剧研究会,希望对方兴正艾的微短剧进行探索和分析,帮助创作者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微短剧的质量,使世界不同国家和种族的微短剧得以相互推动。欢迎业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我们会通过研究会网站将你们的学术思想和荧屏经验发扬光大。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感谢第二届国际IP电影节组委会,特别是总策划Sunny历时大半年的时间带来团队为我们搭建了这样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平台。

 













简讯:文学与荧屏交相辉映

简讯:                                          

    文学与荧屏交相辉映

                ——美中作协参加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纪实

 

 

                                               一、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哈佛论坛        

 

        金秋九月。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在几天的会议期间,与会者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参会成员亦是如此。

        9月20日,美中作协在李岘主席的带领下,一行十四人从美国不同的城市汇聚到波士顿参加此次盛会。

(照片右起:美中作协会员洪萍、钟梅、文友心漫、电影节总策划Sunny Zhang,龙腾基金会董事长玛丽、美中作协主席李岘、会员张慧玲、刘菲、水仙、雅兰在开幕式上合影)

       21号上午,由组委会安排,美中作协在哈佛大学先行召开了一场题为“如何使文学创意与影视叙事交相辉映”的论坛。李岘主席作为主持人率先发言,她指出在哈佛大学举办美中作协论坛是协会的一大盛事,希望与会成员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或介绍自己参加本届IP电影节的作品。

(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在主持论坛)

会员陈桅首先分享了她的小说《岚》及改编的IP作品,接着是李宜璇的《她们》、史德亮的百位人物《芥子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IP能够在这次电影节上脱颖而出,有机会搬上荧屏。洪萍介绍了自己担任作协有声频道工作的体验,希望把有声作品过度到短视频。

       新会员钟梅递交的IP作品是《中国花瓶》,一个经历了跌落又自毁重生的故事。作为一名资深电视剧编剧,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故事性强,充满冲突与张力;画面要强並具有转化性,不能大幅度心理描述,创作中要具备画面意识;人物的精神内涵要有一定深度;还要有社会热点,敢言人所未言。

        张慧玲、苏飒、简妮、李莉、符水仙和刘雅兰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畅叙自己对此次论坛盛会的感受。她们表示写作不仅要顺应时代,更要做文坛弄潮儿引领创作潮流——随着AI技术的成熟,文学作品有更多的机会被转化成影视作品。

      最后任国平老师发言提醒大家切勿过份激动,创作IP到搬上屏幕是一个漫长过程。

      美中协会的哈佛论坛从上午八点半开始到十点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在热烈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美中作协与会人员合影(一排左起):刘菲、任国平、李岘、史德亮、苏飒、(二排右起:简妮、李莉、张慧玲、刘雅兰、符水仙、李宜璇、陈桅、钟梅、洪萍)

                                               二、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主论坛

 

       21号,由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组委会安排的五组论坛在哈佛大学会议室展开。由新闻媒体人、影视编导、作家和艺术院校的教授组成的五位主持人和十几位嘉宾,从创作、理论和市场等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带动了会场热烈的学术气氛。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博士,作为《华语IP海外市场及探讨》penal的嘉宾,她谈到源起于中国的微短剧集,随着“出海”的热潮在海外遍地开花。这不仅为海外的影视人带来了生机,也为文友们带来文字与镜头相结合的崭新平台。因为微短剧集投资小,拍摄周期短,受众面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的优势使剧本拍摄落地的几率大增。并且微短剧的奇思妙想与剧情快闪的形式都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心态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基本的审美享受。

(图: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总策划Sunny Zhang发言)

       她通过短视频介绍了美中作协正在举办的“首届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的情况以及“世界微短剧研究会”本月推荐的三部作品。与会者惊叹于海外文学团体已经开始迎接挑战,为文友们搭建了通过视听艺术展现自己作品的平台。

       一整天的论坛给大家带来不断的新见地和激励。写作者们感到时代的冲击也看到了无限的机会。道路虽不平坦,但曙光乍现,信心满满!

 

                                                三、在“华二代”的歌舞声中颁奖

       9月21日晚,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在波士顿市政大厅隆重举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二代”以他们精湛的歌舞音乐等才艺展现出新一代华人的崭新面貌。与此同时,组委会为几十位获奖人颁奖。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有十四位成员获得不同奖项:

最佳小说IP奖:刘菲《阿呆买房记》、李岘《无处安放》

最佳微短剧集IP奖:李岘《剧本杀》

最佳IP奖:

简妮 VS《当太阳遇见月亮》
水仙 VS《美國醫院所見所聞》
雅兰 VS《红包》
钟梅 VS《中国花瓶》
李宜璇 VS《跨越海洋的她们》
陈桅 VS《旧金山不相信眼泪》
洪萍 VS《看世界》
史德亮 VS《美女巧英和他的六任丈夫》
李莉 VS《传承》
苏颯 VS《蓝花楹》
张慧玲 VS《画疗》

曾晓文 VS《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

难忘今宵。那一晚美中作协参会成员在群里自发地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感言。大家觉得此行收获超过预期,非常感谢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为大家创造的这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感谢总策划Sunny为这次活动付出的心力和时间。会后,大家都主动地提交了个人感言,表达了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报道)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二十一期征文-散文

 

本期主编杭松留言:

 

为了鼓励作协会员积极创作,在散文论坛后进行训练和提升,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特举办散文命题征文。以下主题可任选其一。

 

选题一:期待遇见,等待重逢

 

漫漫人生路上你是否有期待过遇见?又是否有等待过重逢?

无论是萍水相逢还是缘悭一面,无论是布衣芒屩还是名人先贤,总有些人会让你萦绕心间。

你有过憧憬,有过遗憾吗?你有想见的人和想去的地方吗?如果你见到了TA,你想对TA说什么?如果你去到了那里,你想留下什么又带走什么?

 

请以“遇见”或“重逢”为主题进行创作。

 

选题二:乡音

 

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故乡的眷恋是海外华人永恒的话题,而乡音则是地方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存在七大方言区,每个区域都有颇具特色的用词和俗语。

请以“乡音”为切入点进行散文创作,在介绍故乡方言的同时书写自己和故乡的情感以及自己在故乡发生的故事。

 

本期收录的作品有:

 

李莉:《风中的百合》

崔萍:《父亲节怀想》

简妮:《贵人在天堂》

丁岚:《槐树林的灵魂》

葛杭松:《记忆中的乡音》

顾尔石:《家乡永远欢迎你》

沈林沼(常照):《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时开》

李岘:《如果我们重逢过》

钟梅:《听觉故乡》

郝晋:《乡音晋语和我》

谭瑞钦:《意难忘》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简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4年7月14日在ZOOM上举行,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财务长谭瑞钦、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会员理事苏飒、外联理事许晓妮等全体人员出席会议。

会上李岘主席首先对近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她说:

1.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文案第一阶段工作在大奖赛组委会共同携手的努力下于5月15日正式对外宣布,一切按照预定的时间进行。第一阶段工作进展顺利:(1)第一期款项已到位;(2)宣传工作及时跟进,面广量大、效果显著;(3)影视论坛讲座很成功,因时间原因提交的稿件还有待观察。按照分工组在第一阶段做出最大贡献的委会成员有:李岘作为组委会主席,代表美中作协作为主办方历时数月为这次大奖赛寻找资金、起草和签属合约、以及大奖赛整体设想和落实计划;副主席曲伊诺作为承办方出资并推荐数名专业人员参与组委会的工作,并使作协影视论坛成功举办;秘书长李凡予从项目开发到初期阶段的各种文案工作以及宣传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心力。常务组长史德亮及时地完成了大奖赛报名的二维码和支持单位的确认名单,并负责提交作品邮箱的回复工作;副主席文昊配合组委会在作协网站上设立了“美中作协杯”大奖赛的专栏;协办单位会长凌鼎年帮助落实支持单位名单;财务长谭瑞钦在家人病重之时,依然跟进财务工作,已收到第一笔赞助费;运营组长Esther Zhang及时配合文字和宣传工作;美术组长Yibo Kou及时配合海报工作执行主任崔萍已开始把提交的作品整理入册,以便评委审阅。征稿工作将延续到8月底结束,各项工作还将继续跟进、推动。详情请见: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meizhongzuoxiebeidajiangsai

2. 6月8日圆满完成“2024年美中作协影视论坛”讲座。主持人是美中作协艺委会委员任国平,主讲人是美中作协永久会员、影视剧作家和制片人,“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组委会副主席,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总裁曲伊诺。曲伊诺条理清晰地从“短剧的体裁与题材”、“短剧的商业模式”、“80集短剧的剧作结构”、“单集短剧的反转设置”、“短剧人物塑造”、“美国短剧本土化”等6各方面讲解微短剧集产业发展的规律,分享了她多年来的微短剧集剧本和剧集拍摄制作的创作心得以及对微短剧集产业的前瞻。尤其在剧本创作中的“起承转合”、“角色设定”、“人物弧光”以及剧集创作中的“文化差异”、“改编策略”的具体创作要诀做了生动的讲解。讲座进行了2个多小时。其间,在每个维度的讲述之后,与会的来宾和受众都踊跃提出各种问题和创作困惑,曲伊诺女士一一做以解答。在论坛的讲座中曲伊诺女士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和知无不言地分享创作真诀的精神,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详情请看: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meizhongzuoxiebeidajiangsai

3. 为了促进文学学术交流,提升海内外华文作家的散文写作水平,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于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5月11日下午5点召开了2024年散文论坛。论坛以ZOOM为平台。与会者有美中作协会员,以及中美两地的作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六十余人。主持人为美中作协艺委会委员杭松,本期论坛的主题为“ 散文的文学性和纪实性——当散文邂逅历史”。主讲人为活跃在北美文艺界的著名作家,学者,桑宜川教授。桑宜川教授围绕本期论坛主题展开了讲座。桑教授从梅娘开始,引出了被遗忘的历史片段和被文学史埋没的历史人物,讲述了自己挖掘那些被文学史埋没的历史人物的决心。在调研手法上,桑教授提到田野调查,以及图书馆调查,并叙述了自己在资料收集和调研过程中的经历和艰辛。除了人物以外,桑教授也介绍了以历史地点比如李庄,加拿大华人社区为中心的系列历史散文,并阐述了散文中细节,情节的真实,和Story teller's manner形式的写作手法和叙述口吻。在讲座过程中,桑教授谈到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活在读者心里”的愿景。桑教授在讲述散文写作心得时谈到了散文的“文与学”,以及写作过程中“自由的心灵”。

  4.2024年5月18日至同年6月30日,美中作协为协会成员举办了“第二十一期命题征文——散文”,现已如期完成,共入选作品12篇。本期征文主编葛杭松说:这次征文有两个选题。第一选题是“期待遇见,等待重逢”——遇见和重逢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必选之课。第二选题是“乡音”——乡音是大多数人和故乡的联结,是融入血脉的一部分。

入选作品有:李岘的《如果我们重逢过》;丁岚的《槐树林的灵魂》;崔萍的《父亲节怀想》;简妮的《贵人在天堂》;李莉的《风中的百合》;谭瑞钦的《意难忘》;沈林沼的《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月开》;葛杭松的《记忆的乡音》;郝晋的《乡音晋语和我》;钟梅的《听觉故乡》;顾尔石的《家乡永远欢迎你》。这些作品将陆续刊登到美国《华人》月刊杂志“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佳作专栏”中。

5.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东亚图书馆于2022年在该馆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设立了CWAA Collection收藏美中作协成员的作品。首批收藏的是十七位作协成员五十本正式出版的专著。2024年又收藏了七位成员16本书。证书如下:

6.秘书长崔萍已将没有参加年会成员的奖杯及声频道主播的奖牌寄给本人。

7. 会员理事苏飒介绍了新入会会员情况,从三月份起,共有张慧玲、丁岚、陈栀、钟世秋、钟梅、唐梓博等六位新会员加入美中作协。

继李岘主席的工作总结了之后,理事会全体成员就以下事项进行了讨论:

1. 理事会全体人员对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评选工作及颁奖活动做了详细的探讨,大家一致同意前期经费的使用计划和后续寻找线下颁奖活动的可行性计划。

2.进一步完善会员机制,对作协章程第七条和第十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请参看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what-we-do)。

之后,李岘主席又对一些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1.请副主席文昊完成网站会员简介更新工作;将《华人》杂志发表的文章放到作者栏目中。

2.请财务长谭瑞钦跟进大奖赛财务事宜。

3. 秘书长崔萍负责将UCLA图书收藏证书发给作者本人。

本次理事会历时两个半小时圆满结束。

(参会人员合影)

 (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报道)                               

简讯: 因势而生 网络新宠 揭开微短剧集风靡的真诀

欢迎观看论坛视频👇🏻

点击链接收看:https://youtu.be/8YXEvu2IVC0

**********************************************************************************************************

简讯:

因势而生 网络新宠 揭开微短剧集风靡的真诀

美西时间6月8日下午5点,以“浅析微短剧集的创作方法——“美中作协杯”大赛创作法宝解密”为主题的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影视论坛在ZOOM上开坛。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网络短视频社交平台出现的微短剧集这种微剧新模式开始爆火。

为了推动微短剧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展示才华,丰富微短剧剧本创作的平台,2024年5月15日开始,由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办、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承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办,合作举办“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

本届大赛共设五个主题分别是:

    *逆袭人生 - 挫折与逆境交织,重生与逆袭跌宕。主人公抗争命运,纵使身处绝境,亦凤凰涅槃,逆流而上,绝地反击。

    *个人成长 - 从平凡走向卓越,用蜕变实现价值。主人公从普通人一步步成长,成就斐然。

     *浪漫爱情 - 热烈初遇、深情久伴、默契相守、坚贞誓言……探索爱情里跌宕起伏的多维度表达。

     *女性主义 - 主人公挣脱束缚枷锁,追求平等自由,绽放女性力量。

     *文化碰撞 - 描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相遇与交流,探讨文化冲突与和解,展现出多元文化的魅力和美妙。

大赛自2024年5月15日起开始征稿,2024年8月30日截止。将通过初评、复评、终评,在2024年年底之前公布评奖结果。

大赛组委会会将获奖作品推荐给影视制作机构,同时还将出版《“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获奖作品》文集,将获奖作品收录其间。

为了办好此次大赛,更为了将微短剧集剧本创作理念诠释清晰,创作心得普惠更多的创作者,美中作协利用2024年度影视论坛,邀请本协会永久会员,影视剧作家和制片人,大奖赛组委会的副主席,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总裁Eno Q女士主讲分享她的创作心得——浅析微短剧集的创作方法——“美中作协杯”大赛创作法宝解密。

论坛由美中作协艺委会小说和影视文体委员任国平先生主持,召集人史德亮博士做技术支持。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博士在论坛开始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举办本次论坛和“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的意义。

而后,Eno Q女士以其年轻人特有的高频语速,口齿伶俐,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地从“短剧的体裁与题材”、“短剧的商业模式”、“80集短剧的剧作结构”、“单集短剧的反转设置”、“短剧人物塑造”、“美国短剧本土化”等6各方面讲解微短剧集产业发展的规律,分享了她多年来的微短剧集剧本和剧集拍摄制作的创作心得以及对微短剧集产业的前瞻。

主讲人:Eno Q

尤其在剧本创作中的“起承转合”、“角色设定”、“人物弧光”以及剧集创作中的“文化差异”、“改编策略”的具体创作要诀做了生动的讲解。

    讲座进行了2个多小时。其间,在每个维度的讲述之后,与会的来宾和受众都踊跃提出各种问题和创作困惑,Eno Q女士一一做以解答。

Eno Q女士在论坛的讲座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和知无不言地分享创作真诀精神,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秘书处报道

更多信息请查看本届“美中作协杯”大奖赛链接:

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meizhongzuoxiebeidajiangsai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散文论坛简讯

时间:2024年5月11日下午5点

 

为了促进文学学术交流,提升海内外华文作家的散文写作水平,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于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5月11日下午5点召开了2024年散文论坛。

论坛以ZOOM为平台。与会者有美中作协会员,以及中美两地的作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六十余人。

论坛伊始,主持人杭松做了自我介绍,并介绍了场控和技术负责人文昊。主持人概述了上一期论坛的成功,点明了本期论坛的主题为“ 散文的文学性和纪实性——当散文邂逅历史”。主讲人为活跃在北美文艺界的著名作家,学者,桑宜川教授。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博士在主讲人开讲前发表了讲话。李岘主席介绍了美中作协以及作协根据不同文体举办的网络论坛,感谢了桑宜川教授在百忙之中应邀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讲人,并介绍了主持人杭松及其文学背景。

主席讲话之后,主持人隆重介绍了桑宜川教授,以及桑教授的文学成就。桑教授是加拿大华裔历史文化学者,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七七级毕业,曾在原成都科技大学外语系及四川大学外语学院教书多年,后赴澳大利亚留学。移民加拿大后,以治学为生,研究兴趣广泛,涉及语言学,翻译学,释义学,哲学,逻辑学,符号学,人类学,历史学,世界文明史诸领域。中英文著述丰富,撰写有历史文化散文逾800篇。现为北美多家华文报刊专栏作家。近年来与国内及港台数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常回国讲课,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介绍过后,桑宜川教授围绕本期论坛主题展开了讲座。桑教授从梅娘开始,引出了被遗忘的历史片段和被文学史埋没的历史人物,讲述了自己挖掘那些被文学史埋没的历史人物的决心。在调研手法上,桑教授提到田野调查,以及图书馆调查,并叙述了自己在资料收集和调研过程中的经历和艰辛。除了人物以外,桑教授也介绍了以历史地点比如李庄,加拿大华人社区为中心的系列历史散文,并阐述了散文中细节,情节的真实,和Story teller's manner形式的写作手法和叙述口吻。在讲座过程中,桑教授谈到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活在读者心里”的愿景。桑教授在讲述散文写作心得时谈到了散文的“文与学”,以及写作过程中“自由的心灵”。在探究本期主题时,桑教授说,散文的文学性和纪实性是孪生关系,在写作过程中此消彼长。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多名听众和文友表达了对桑教授的喜爱和敬佩。有听众向桑教授确认了讲座中的人物和地点,也有听众询问了散文和非虚构文学的关系。桑教授说,散文和非虚构文学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基于事实或史实而进行书写的一种文学形式。主持人杭松询问桑教授在将查到了历史资料写成具有文学性的散文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写作秘诀,得以让历史散文和历史资料有所区别?除了将历史资料的碎片整理到一起之外,是否会增加一些文学性的描写?在写历史散文的时候是否可以虚构一些细节?比如对话,衣着,天气等等一些细小,却难以考究的部分。桑教授说,历史散文的文学性不在虚构,而在于表达。在写作历史散文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查阅到的历史资料进行书写,不应该增加或虚构任何的情节或细节。而散文的文学性在于用一种文学化的表达,即是将枯燥的历史资料用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或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在遣词造句方面,桑教授说,文学性的表达不在于形容词的堆砌,而在于整体文章的呈现方式上。

论坛最后,主持人对桑教授和与会听众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李岘主席发表了总结性讲话。主席再次感谢了桑宜川教授,并肯定了桑教授的文学成就,并希望本次论坛能给文友带来更多的洞见和灵感。最后,李岘主席感谢了所有参会的文友们,并祝每一位文友母亲节快乐。论坛在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艺委会文体委员葛杭松供稿)

简讯:从春天出发 让梦想开花————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人间四月,满眼春色,绿意盎然,繁花似锦。2024年4月14日美国太平洋时间19:00,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借助ZOOM如期举行。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财务长谭瑞钦、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会员理事苏飒、外联理事许晓妮全体人员出席会议。

会上李岘主席首先对近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她说:

1.2024年1月27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线上线下圆满完成。相关准备情况和大会盛况已经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就不再赘叙。只是还有几点补充:(1)年会后主席李岘代表协会答谢支持这次年会的各方参会嘉宾和赞助商,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网络和纸媒都做了大量的报道。(2)《龙裔文学》总编李凡予不仅没有接受年会上抽奖所得奖品,而且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线上线下年会视频剪辑成一个两小时左右的现场录像,为作协这次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3)这次年会给参会人员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美中作协不仅成绩斐然,而且组织、办事能力极强,效率极高,展现出理事会和筹委会的团队精神。

2. 2024年2月18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新一届艺委会在ZOOM平台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李岘主席主持,她以艺委会总召集人的身份对其他八位委员一一做了介绍:艺委会总召集人李岘、召集人史德亮;作协网站总编李岘、作协网站技术总监文昊、作协网站文字编审胡忠谦、作协网站文字编辑赵燕强;“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主编崔萍;《龙裔文学》总编辑李凡予、 总监制李岘;文体委员团队为;小说和影视文体委员任国平 、诗歌和理论文章委员文昊、 散文和随笔文体委员葛杭松 。随后大家讨论和确认了各自的分工与全年工作计划,每一位成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清晰明了。

(从左至右:赵燕强、李岘、葛杭松、任国平、崔萍、文昊、史德亮、胡忠谦、李凡予)

3.2024年艺委会第一期论坛已经确定为散文。主讲人邀请了桑宜川教授。桑宜川先生是加拿大华裔历史文化学者,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中英文著述丰富,撰写有历史文化散文逾600篇。现为北美多家华文报刊专栏作家。讲座时间定于5月11日加州时间晚五点。论坛题目为《散文的文学性和纪实性——当散文邂逅历史》。主持人葛杭松。目前海报已制作完成并推出。

4.从今年起作协《CWAA有声频道》由崔萍接任主编,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

5.今年已有三名新会员入会,他们是:简妮、张慧玲、丁岚。目前还有两名基本上符合入会条件的申请人,正在跟进后续程序。

6.“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事项,经过李岘主席和《龙裔文学》总编李凡予数月与合作方的交流,已确定了合作方式、资金、运作时间等基本等事项。与合作方起草的方案(草案)待本次理事会讨论。

7.作协副秘书长史德亮在年会后,向自己任职的美国公司宣传美中作协作协宗旨,获得$250美元的作协活动经费,主席代表美中作协向史德亮表达谢意。

在李岘主席总结之后,艺委会召集人、副秘书长史德亮介绍了今年论坛的准备情况和计划。他说:今年艺委会的文体委员们都早早在计划和筹备,准备推出三期论坛,即:五月是散文论坛;七月是小说和影视文体论坛;十月是诗歌和理论文章的论坛,且每次论坛之后的一个月内,将推出相关征文,目前都在积极准备中。

接着,会员理事苏飒介绍了新会员入会情况。她说:今年开年以来,作协发展势头良好,不断收到入会申请。鉴于目前作协队伍的壮大和提升,也由于纸媒和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新会员入会条件是否也应做些相应调整,她提请理事会讨论。

在对近期工作总结的最后,外联理事许晓妮介绍了赠书情况。她说;今年作协向共向UCLA东亚图书馆赠书16本,即:史德亮的长篇章回小说《介子梦》(上、下)、袁瑞珍的散文集《穿越生命》《灿烂瞬间》《剪一片月色藏入江底》和评论文集《静看花开》、 郝晋的家庭教育文集《让孩子自己去打拼》、梅扬的小说集《山上有伙贼》和现代小说《柳絮》、梅卿的世界文化文集《梅卿看世界》(壹、贰、叁)、李岘的长篇小说《无处安放》、蒋霞萍的探案小说《克罗地亚的枪声》和长篇小说《情归何处》、美中作协文集《心叙》。目前这些专著已经刊登到东亚图书馆为美中作协设立的WCAA Collection专栏里,全球图书馆都可以查询。日前已收到图书馆的发来的收藏证书,不久即可向作者颁发这些证书,今年的赠书工作就将全部完成。

近期工作总结之后,理事会进入第二个工作环节,全体成员讨论并全票通过了以下事项:

1.  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文案(草案)。全体理事会成员一致赞同美中作协与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联合举办此次活动的方案,对大奖赛的社会意义和超前意识给予了高度认同。同时也对文案中个别文字的表述、组委会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等细节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定稿。

2.  根据协会的发展,对协会章程中的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五条进行了适当的文字调整,上网可以查看。

会上,理事会成员还针对一些工作细节进行了商讨,并达成了共识。如:由于美中作协网站“作家作品”栏目中的个人简介大多是会员入会时刊登的,许多人有了新的文学成就并不在其中,因此协会将统一按照2023年为作协文集《心叙》会员简介中的文字进行调整,如果有想保留原有简介或对简介有增删需要的会员,请在五月底之前通知副秘书长史德亮deliangshi@gmail.com

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历时三个半小时,在大家互道晚安声中结束。

(左至右:副主席文昊、主席李岘、理事许晓妮、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理事苏飒、财务长谭瑞钦)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