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岚
老李在县委烧了十多年开水,上星期一,市监察委来县委“蹲点”,和二三十个干部谈了话,几日间院里没人笑了。
锅炉房没了往日的人气。老李和另两个工友聊着,电话响了。这部电话半年多没响过,烟熏火燎,黑不溜秋的。
老李大个,40来岁,他拿过电话,像拿了个烫手山药,倒个手,'"哪个?"老李粗声大气的。
"老李?"对方声不大。"马上到县委办公室。”老李放下电话,“县办李主任。听说他还没被约谈。”习惯地拎上一暖壶水,走了。
办公室敞着门,老李进去,习惯的把桌上空杯倒满水,洒在桌上的水也习惯地用手扑拉扑拉,壶放到了桌上。
李主任从另个房间过来,他请老李坐,老李从来没坐过,他坚持不坐。李主任说:"从现在起,你到办公室上班。这有两封信,这封送市委党办,这封送县医院党办。”
“这就去吧,拿出效率。”
没时间扭捏。老李湿漉漉的大手,抓起桌上俩信封,塞进大衣兜,顺便"撇"了一眼,撇在“实名”俩字上,这两个字刺一样扎在心上。他把帽子往头上一扣走了。
老李没费力找到了医院党办,他举手敲门,一个人像从他胳膊下走出来的,问他:
"找谁?”
老李说“找院长。”就伸出搓了两遍肥皂也没搓净的手,“我是县委办公室老李。”
说话的是个小个子,鼻子上的眼镜因为镜片厚,显得沉甸甸的。他握了老李的手,“院党办主任王西东。院长昨天被约谈,今天来了新书记,下科室了。”
老李把信给了王西东,就离开了。
王西东把信封凑近了。信封原有四个字,但后两字被水浸了,看不清,到底实名什么?举报?!
办公室门开了,新书记进来,看见门右侧的王西东,“没事吧?”
王西东的眼睛从镜片后流落出别样神色,他让信封有字那面朝下,让新书记再享受几分钟轻松吧…… 电话响了。新书记转头拿起话筒,眉头就皱起来,“我出去一下。”
王西东心说:你还回得来吗?
被实名举报之人,是溜不掉的。王西东拉把椅子坐下,拆开信:“哎呀妈呀!”他拿起信就跑。见了书记,扬着信,大口喘着:“表,表,表扬信!表扬咱医生治病救人!”
新书记是见了王西东手里写有“实名”字杨的信,出去的,心里正过山车一样翻腾,"没想到。没想到呵!他说出的话却是:"啥时候……百姓不愿说咱好了?”
老李打滴到了市委党办大楼,想抓紧时间完成任务,保安迎面把他拦下:"工作证。"
老李递去:“这是锅炉房的,我现在办公室,秘书。”保安正要把工作证还他,听他这么说,让他:"刷脸去。”
老李把脸往前凑凑,刷脸机说:“刷脸没有通过”。
老李凑得近点,再近点,都快贴上了,又站远点,再远点……刷脸机就是刷不上老李的脸。"咋办?"
保安见怪不怪:“你又不在我们这上班。它怎么会识你的脸?
老李一肚子气。可他知道,他和他们一类。他说:“几小时前我还在锅炉房烧开水。谁对我客气,我他妈给他开水,谁平日里跟我横来横去,我他妈的给他的壶灌80度水,让他沏不成茶。”他给保安递烟,保安摆手,意思这不能吸烟。老李说:“监察委到了咱县,约谈的都没回来。缺人。把我从锅炉房调出来 你看我这双手。”他趁机把手在两人眼前晃晃。
楼上给保安电话。问:"是不是有人送信?让他上五楼。"是女人的声音。
"上去吧,人家是汪副市长。"
老李见了汪副市长。她说李主任给她电话,说有封信?
老李递过信。
她接过去,让老李在椅子上坐会,老李见她拿信的手有点抖,她的手很好看,她走两步,顿了一下,进了另间屋子。
老李一直坐着,估摸快下班了,给李主任打了电话。李主任说:"身边有别人吗?马上回来。"老李抓起帽子就走。
保安见他从电梯出来,跑着给他开门,"五楼那女的拿着你送的信自首啦。纪委做的笔录,她自首完,才当她面打开信,是表扬信噢。"
作者简介:
丁岚。 生于北京,定居旧金山灣區。美中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纪实文学《大兴安岭会战亲历者》、散文集《磨坊谷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