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错用人贱卖骆驼,以诚信换取复兴》

入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晋商故事》一书,作者原文题目“贱卖骆驼的故事”

 

郝 晋

 

        榆次王村郝家,《清稗类钞》记载之十五著名晋商家族之一。一般认为郝家商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往返东北做硫磺和人参生意发家。清初曾依独家技术为朝廷制作官帽上的各色仿宝石顶子。最近大同晋商茶庄博物馆收集到数件大明宣德年(1399-1435年)、成化年(1465-1487年)郝家天顺昌茶庄大红袍遗珍,其中最为特别的乃是大明皇家色彩贡茶遗珍。这些遗珍的发现更可将郝家茶庄福建武夷山制茶史上溯至至少明初。到上世纪50年代为止,其经商史跨度接近600年。郝家开设的生意主要包括茶庄、票号、杂货、绸缎、生烟、羌货(欧洲货、俄国货)等,清末民初商号100多处遍及中国各主要城市和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欧洲城市。郝家聚兴顺、天顺长茶庄生产的茶叶品质最优,是为皇家贡品,因此在汉口茶市拥有各式茶叶定价权。

        作为辉煌的晋商家族,郝家有一部从始至终充满智慧与卓识、格局与远见、胆略与果敢、忠义与诚信的经商史。其中忠义与诚信又是包括郝家在内的晋商商帮崇尚之制胜根本。

        本文讲述郝家商业史上的一则诚信故事以飨读者。

        1917年11月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与俄国有大宗茶叶贸易的晋商因此受到突如其来的强烈冲击。郝家也毫不例外地在对俄贸易上遭遇重创,直接损失白银三十多万两,间接亏损无法统计,余波影响随后数年。郝家的生意布局也需要做相应的战略调整。

        除汉口、张家口、包头、天津、上海等众所周知的重要口岸城市外,甘肃武威也是郝家设立商号的重点城市。武威不仅有聚兴顺、福泰昌等商号,同时武威还是规模庞大的郝家商业驼队基地。由于对俄贸易的停摆,运输节奏随即减缓,于是出现了驼队运力闲置的情况。不仅运输生意惨淡,养活骆驼和员工生活还需继续维持;雪上加霜、一里一外的损失需要尽快处理。

        当时的郝家掌门人郝乾泰(榆次人称郝大少)于是派出有很多年商业经验的榆次绅士袁禄清赴甘肃全权处理商务。

        袁禄清,清代秀才出身,时在郝家商号任职。他头脑灵活,能言善辩,办事牢靠,且曾在武威任职多年,有当地相与及历练,深得郝东家信任。一般而言晋商东家派出之人,其业务能力和信誉都久经考验。当时商界形象地称被全权委托之人为“钦差大臣”,意味着东家把大权下放,不再干预被委托人具体工作细节,其有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处理目标商务的一切权力。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在当时通信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在晋商深入骨髓的诚信文化氛围中,这种安排既是惯例也顺理成章。

        袁得到任务后即刻带领随从去往甘肃武威公办。几个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榆次王村向东家交差。他说:由于生意不佳,导致许多运输骆驼无工闲置,骆驼无用不说,闲养反倒费料费工;时日越长亏损越多,故而以每头三分银子减价快速卖掉了武威的八千余头骆驼,以尽快结束饲养骆驼的无效支出。随后上交银票和交易明细清单。之前,郝乾泰已经得到武威掌柜传来的商讯,说袁正在减价贱卖骆驼,苦于他大权在握,他们无能为力,也没法阻止。如今袁的交差,却也实在大出郝东家预料之外;减价出售可以理解,但减到三分银子实在过分;因为骆驼时价约每头十多两银子,三分银子一头的价格出卖,几乎等于白送。

        袁交差完毕回家。紧接着不久,袁被郝家商号以“不称职”为由辞退。两年以后,榆次地面出现了一座新院,一个新财主,那便是袁禄清。

        当时商界都晓得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乃至于街头巷尾都为此议论纷纷。不少人纳闷郝东家为什么不核查如此明显的欺诈?连他的弟兄和晚辈都为此忿忿不平。这种明显巨额欺诈情况在晋商历史上十分罕见,而且一旦发生多会被调查。查实后当事人必定身败名裂,还有牢狱之灾。

        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郝乾泰作答说:俄国亏了三十多万两银子,天没有塌;这回再多亏空十来万两银子,也塌不了天。咱让人家全权处置,他就是把骆驼白送人咱也没话说。贱卖骆驼不合情、不称职,所以咱们已经辞退了他;但他依令而行不违理,让人家全权,可是又查他处理结果,这不合适。咱说话就得算数,若言而无信以后谁还敢和咱们相与(做生意)?如何把握“全权”,如何弥补漏洞?以后要引以为鉴,但是这次就这样处理了。

        心机颇深的袁禄清,晓得郝东家宅心仁厚、一言九鼎且视诚信为生命;这也是他敢于冒险的关键原因之一。胆战心惊的袁禄清熬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的赌注下对了,除了本在预料之中的辞退处罚外,郝东家果然没有对他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控告。然而,袁禄清本以为靠着投机冒险得来的巨额外财做本钱,加上自己的经商才能不难进一步兴旺发达。但他却眼看着随后几十年自家生意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他做生意。原以为冒一次险可以换取子孙富裕,却也只能无奈何眼望穷途末路,坐吃山空。

        闹动玄天贱卖骆驼之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淡出。郝家的各门生意继续红火。由于一些主营茶庄的商家亏损过于严重而退出,有贡茶品质和定价权的郝家茶庄在两湖茶市占有了更多国内市场份额,反而迎来了民国的黄金时期。参考过往经验、国外经验以及这次贱卖骆驼的教训,郝乾泰还按照现代管理标准完善了商规、改组了聚兴顺、公兴顺等家族企业,并在民国实业部注册了“聚兴顺和记”等多家公司。除传统生意外他还参与了山西纺织、山西铁路等现代化工业建设、并从内蒙引进良种奶牛在榆次创建了牛奶场等。

        商场如战场,商家盈亏和兵家胜负相似,各种难以预料的状况实为常事不足为奇。小插曲不会影响到晋商对诚信的不懈坚持,不会影响到晋商的大局观。有今人质疑晋商多用晋人而鲜用非晋籍人士,是否为“排外”或“狭隘”之举?此等疑惑,当为眼界局限所致,只看外在现象而不了解晋人千年之忠义传统。晋商驰骋四海相与天下,多用晋人者何?唯共同持守之诚信忠义传统使然。晋文化历来讲究“尚贤”、“尚功”、“尚法”;同样,晋商家族看重的乃是诚信、能力和规章而不仅是同乡。郝家设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等省的天顺祥(同庆丰)票号系列就使用了云南人王炽当大掌柜,两湖的聚兴顺茶庄也曾经由湖南安化人谌思荣当过经理。惟诚信所在,又何拘地理哉!诚信到极致是晋商信仰般坚实的基础,晋商商家和相与之间的守诺互信、商家对客户的诚实与利益让渡;下属对上级的忠诚和东家对属下的信任,晋商将其完美地契合于一体。

        晋商群体继承了数千年晋文化的精髓:诚信、忠义、智慧、勇气与格局。作为华夏后人,我们有义务继续传承晋商的精神财富,更有责任将优秀的晋商诚信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晋商郝乾泰,大明到大清贡茶以及1950年战后聚兴顺张家口分号重新开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