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李总传奇》


作者    荆  奇(肖尔)

 

我在一家部属研究所担任电子工程师已经快20年了,对国企那套论资排辈、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态,早已厌倦透了。当初在佐治亚理工大学结识的陈教授告诉我说,中信公司李总正在招聘一个下属科技公司总经理,要求忠诚可靠、理工出身 、英语流利,他认为我很合适,不妨前去应聘,他可以做介绍人,把我的简历转交给李总。

有一天,陈教授请我和李总吃饭见个面,李总还带了一个助理。言谈中,才得知他也是我们哈军工校友,关系就更近了。他的助理和陈教授用英语问候了几句,就转过身来和我同样用英语交谈起来。饭后,李总约我去公司面谈。他的名片是中信“联合汽车出租公司”总经理。我还纳闷儿,中心副总怎么会是一个出租汽车公司总经理?

 

见面时方知,他大学毕业时,父亲还没解放,被处理分配到河北省某地一个县办工厂做技术员。80年代初,刚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被邓小平请出来重新组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窗口。李某加入初创的中信公司,后来担任副总经理。

       后来中信扩张,他又不愿意也不善于在官场争斗,被排挤到国内业务部。他也乐得做些实际工作。当时,国家对外交流突飞猛进,外国友人对北京的出租汽车行业抱怨甚多,车型简陋、服务低劣、常被坑蒙拐骗。国务院责成中信搞一个出租汽车公司迅速改变现状。

        荣毅仁特批给李总一笔外汇,购买了200多辆进口高中级轿车,组建中信联合出租汽车公司,并顺便担任国务院迎宾车队任务。

 

  李总个头不高,人长得还算说得过去。只是太不修边幅,头发有些自然卷,怎么梳也梳不整齐,就干脆不梳了,顺带连胡子也懒得刮了。整天就是一套不知哪儿弄来的工作服,倒还算整洁。照他的理论,整天西装领带的,勒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哪有我这身工作服舒坦,想往哪儿躺,一轱辘就得了。李总烟瘾极大,每时每刻烟不离手,按他的说法,每天饭可以不吃,茶可以不喝,烟可不能少,他抽烟可有讲究,只抽“三五”,而且为了方便,还要把一只过滤嘴掐掉,把两根接在一起抽才过瘾,两个手指整日都是焦黄焦黑的。

  后来陆续才从别人嘴里听说了李总的传奇故事。

  有一次我替他复印工作证,才发现他的工作证号码是003号。李总实为中信元老。新建中信的第一笔生意就是他做成的,后来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专机的第一架波音喷气式客机,也是他通过第三方买回来的(当时美国还不卖给中国)。

 

  相传,有一天李总去北京饭店见一个客户,李总虽然上下班都是自己开车,但外出活动却从来都要求司机开车。一次,还没进北京饭店大门,门卫就把满头蓬乱的李总拦下了:“先生,此处禁止吸烟。”李总赶忙到门边垃圾桶把烟头掐灭,此刻一身西装革履的司机已经大摇大摆地先进去了,待李总返回门口,又被拦下:“此处是涉外宾馆,闲人免进。”李总指着前面支支吾吾道:“那什么…那什么,我们一块儿来的,我们老板应邀会见1223房间的德国大众汽车中国地区总裁XX,我…我是他司机。”门卫询问前台,确有其人,于是又问道:“你是司机,那你有停车牌或者车钥匙吗?”李总掏了半天什么也没掏出来,正好前面司机一看李总被拦下,赶忙回来看看是怎么回事。门卫问司机道:“他是你司机吗? 怎么连车钥匙都没有?”司机赶忙回答:“误会误会,这是我们李总,我是他的司机。”司机回来跟大家一说,真把大家逗死了。

以后,我在李总的下属科技公司任总经理,首先给他的出租汽车公司开发了一套电子刷卡结算系统,做到了当天结算,又快又准确,也堵住了不良司机坑蒙拐骗的路子。

 

后来就是那个最棘手的项目,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当年援华抗日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女士应邓小平邀请来华,由当时国家原外经委主任陈慕华副总理,与美国总统经济顾问陈香梅商定美国和中国成立第一个航空货运合资公司的可行性考查。荣老板交待给李总,李总非要我来担任考察组组长。我说这与我的业务专长毫不沾边,恐怕很难胜任。李总坚持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经贸部要求中信出一个有资历、有领导能力、有良好英语口语的人来主持这项考察任务。你不担此重任,我还能找谁?此任务很重要,牵扯到中美两国高层,以及国家外经委与中信两大集团,对方则是陈香梅女士下属的美国“Second line Lt”总裁—威廉姆,他带了一个香港翻译。外经委派了两个人,中信除我,还有一个深圳机场货运主任,由我负责领导。我的责任很大,搞得好,功劳都归外经委,搞不好责任全在中信,还涉及中美双方。当时这是最大的一个开创性合资项目,其中还牵涉到许多国家保密的经济数据,由邓小平、陈慕华亲自督办。我们六个人,经过几个月的六省市考察调研,最后把考察总结报告2份英文1份中文,提交给美方。任务总算圆满完成。按协议,美方支付中方XX万美元。李总奖励了我2000美元和2个月休假。

后来就是中信深圳分公司房地产公司在高峰期竞得的一块地皮,在房地产低谷的好几年,困在手里一年年贬值,李总派我以中信副总经理特别助理的名义去,只三个月就解决了这个头痛多年的问题,我也由此学到许多待人接物的本领。我倒真发觉,我很喜欢也很适合做这种总经理助理的工作,这为以后到美国的职场生涯,奠定了基础和自信。

后来,李总对我的总的评价是:荆总聪明可靠,学识广泛,工作能力极强。无论什么棘手的难题,你只要清楚交代给他,是什么事情,要求什么结果,其它一切,从哪儿入手,怎么解决,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不用管了。我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太过老实,太过技术型。在“老实是无用的别名”的中国商界,不求升官发财,你就是挡了人家的财路和升迁官路,绝没有你的好果子吃。他对我说像他这么老奸巨猾的人在商界都呆不下去,你就更别提了。他离开中信之前,也劝我离开中国商界,并协助我安排好出国学习、工作之路。

 

李总最传奇的还要数在中信初期,荣老板交给他几百万美元现金,他孤身带一个保镖,到缅甸去做宝石生意,到宝石开采场,现场现金交易。保镖背着个大挎包,里面全是美元现金,手里拎着个寸步不离的大提包,里面是一把AK47,晚上保镖就枕着挎包抱着提包睡觉,因为那时抢劫现金,杀人越货的事天天发生。每年4月,都要前去参加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图桑举行的全球宝石矿石拍卖会。这种生意,只要不怕死的,大部分都能赚到钱,只是看运气好坏,赚多赚少而已。

 

听说他有几幅宝石镶嵌画,很想开开眼。有一天,李总带我去他家里,从保险箱中取出两幅宝石镶嵌画,一幅是金光灿灿的“清明上河图”,还有一幅是光辉耀眼的“咏梅图”, 全部用的是红宝石,蓝宝石,紫石英、缅甸玉和绿翡翠,还有金丝银丝及白金丝镶嵌而成。光这些材料就价值不菲,加上精湛的工艺切割和艺术加工,使得这两幅宝石镶嵌画更是价值连城。据说这两幅画是李总离开核心层时,荣老板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保护他,而送给他的补偿。

宝石生意全部都是现金交易,足见荣老板对李总的信任。李总也坦承,每次去缅甸,都是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去了还能不能回来都说不准。什么下九流的勾当都见识过,能有此等经历,死都一个字儿——“值”,也算不枉活此一遭。潇洒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