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白玫瑰》

作者:雅兰(亭瞳)

 

那年秋天,他们搬来时,已是耄耋之年。老太太总披着灰蓝披肩,扶着拐杖,另一只手轻轻搭在老伴的胳膊上。她走得缓慢却安然,她的脚步轻浅,像秋风中的落叶。老先生高瘦微驼、面颊黝黑、目光炯炯,他的步履稳健,是太太沉静岁月的倚靠。

他们姓Little,邻居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小小夫妇”。落户后不久,那片原本荒草丛生的院子似同被施了魔法。老人们手中的园艺工具让杂乱无章的花园焕然一新。地砖被重新摆直,刷白的木栅栏旁悄然摆放了一张旧秋千椅。

傍晚时分,落日打翻了调色板,将夕阳的橘红余晖洒满庭院。两人相依而坐,蓝色茶杯安稳在她怀中,老式收音机的旋钮在他手中转动,柔和的爵士乐在空气中悠扬游走,身下的木椅轻轻晃动。时间在这一刻几近暂停,风雨与喧嚣都被隔在这片小小天地之外。

圣诞节前夕,窗外大雪纷飞,小屋里洋溢着肉桂与迷迭香的香气。邻居送来胡桃松饼摆放在桌台,小小的客厅被五彩灯串点缀得如梦似幻,摇曳生辉。

老先生戴着鹿角发箍,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金色星星挂在圣诞树顶端。“圣诞老人请假,我来顶班。” 他露出调皮的笑容。

老太太在摇椅上笑着打趣:“记住,礼物盒里要有白玫瑰哦。”

炉火温暖,屋内飘溢着圣诞的悠扬歌声。老太太翻出一本老相册与邻居分享,她指着其中一张旧照:战地帐篷前,美丽年轻的护士与英俊的MA(Mortuary Affair)并肩而立,两人笑容灿烂,她手持一枝白玫瑰。

“那是他从废墟边摘的花。” 她轻声说,“每次归队前,他都会送我一枝花。而我会在野战医院里等他回归。”

她指着另一张照片:“那是我们当年在老房子种的白玫瑰。每年花开时,房子的一侧如白雪飘洒。”此时,她转向沙发上的丈夫:“他说过,花园里一定要有陪伴我们的白玫瑰。”

他抬头微微一笑:“我去查看Santa’s List。”,然后伸过手来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仿佛将许诺的话语凝聚在掌心。

那一夜,笑声在茶香与烘焙香中升腾,在玻璃窗上凝成一圈圈温热的雾气,朦胧里,是两位老人静静相偎的剪影。窗外的雪无声飘落,屋内的光如常年未熄的烛火,明亮而柔软。

然而,笑声终究未能年年相随。

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Little先生在院中准备种下一株白玫瑰时,突发心梗,倒在秋千椅前。风轻轻吹过,他的帽子滚入灌木丛,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邻居赶到时,只见老太太坐在秋千椅上,怀里抱着那顶帽子,如霜后的草,轻静无声。

从那以后,老太太的背更弯,步子也更慢。每天,她仍会拄着拐杖来到院中,站在空荡荡的秋千椅前,却从不坐下,只是伫立良久,望着它。

夏末的一个午后,邻居前来探望。只见老太太倚坐在秋千椅上,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唇角挂着微笑。她静静地走了,如同她来时那样,从未打扰过任何人。风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她的手中,握着那张白玫瑰的照片。

几周后,邻居在院角种下一株白玫瑰。孩子蹲下,轻声问:“她会看到吗?”

邻居笑着点头:“她会的。”

春天来临,白玫瑰悄然绽放。微风吹动白色花瓣的那一刻,人们仿佛看见,小小夫妇依偎坐在秋千椅上——她品着茶,他听着曲。

花开不曾错过期盼的目光,因为他们,从未真正离开。

 

作者简介:

姓名:刘雅兰,笔名:亭瞳。于九十年代移民美国,酷爱阅读,旅游,园林花艺,喜爱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现今提笔写自己的故事,在《世界日报》、《海外文轩》和《龙裔文学》等网络杂志上发表短文,参加西北华文笔会与西雅图话剧社主办的移民故事竞赛中荣获三等奖。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美国西北华文笔会会员。2024年9月,荣获第二届美国华文原创IP创作奖。2025年出版个人散文集《生活的足迹》,愿与文友们一同享受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