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留白》

作者:李 岘

 

她清楚地记得,那天新书发布会上的所有细节。当时,她25岁。

25岁就出版了自己的魔幻小说集,晋升为女性作家,她踌躇满志地坐到书店门前开始签名售书。很快,她坐不住了,起身希望进出的人能看到《落地星光》的新书海报。然而,对于她首次自费出版的书,行人视若无睹,眼看一个小时过去,她只卖出了3本书。

“我买10本。”一位身穿黄色马甲的快递小哥,把10本书的钱潇洒地往她面前一放。

“10本?”她愣住了。

“怎么,不卖啊?”快递小哥也愣住了。

“卖卖卖。要签名吗?”她赶紧讨好地说。

“签名?我还真没问。”快递小哥尴尬地答道。

“没关系,不需要姓名。您稍等一下。”她唯恐快递小哥改变了主意,急忙拿出10本书开始签字。

写什么呢?人家买这么多书,一定是想送人的,我可不能让人家丢了面子。她恭敬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愿你在故事中找到归属。作家繁星 。

其实她的名字叫孟凡星,是父亲给她起的。自从有了当作家的梦想之后,她觉得做建筑工人的爸爸实在没有创意,便把“凡”改成了“繁”,一字之差就使她有了当作家的笔名。然而,自费出版的书无人问津,那10本书就是首发式的最高销量。

这对她打击很大,耳边再度响起她和父亲的对话:

“写这些东西能当饭吃?你不如安心工作,别老搞些不着调的事情。”父亲在电话的一端说。

“我就是不想像您一样,一辈子都只做人下人!”她在电话的另一端以牙还牙。

“做工人就是人下人啦?就你这句话,别说当作家,当个普通百姓都不受待见。”父亲开始恼怒。

“我用不着你的肯定。”她也恼羞成怒地说。

从那以后,她一边在深圳做文秘工作一边写作,而最终让她放弃了写第二本书的勇气,不是父亲的阻挠,而是现实的无情。她开始安心于朝九晚五的文秘工作。

正当她欲与父亲和解,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她,收到伯父的通知:她父亲从工地20层的脚手架上摔下来,当场死亡。

她不顾一切地回到老家料理父亲的后事。在整理遗物时,她发现父亲的枕头下压着她的书,上面有她的签名:愿你在故事中找到归属。作家繁星。

书,是用厚厚的画报纸做成封皮包裹着,虽然有翻过的痕迹,但可以看出是小心翼翼地压在枕头底下的。在书页与烟草味中,她发现了一封揉皱的信纸,上面是她父亲用蓝色的圆珠笔歪歪斜斜写下的字句:

星星:

你也许一直记恨着我不支持你当作家,其实……你是我闺女,走哪条路,我心里都是认的。只是你离开了老家就不再跟我联系,我总不能在电话里向你低头吧?你出书的那天我知道,是老邻居的小女儿告诉我的。能在书店里买到我闺女的书,那是咱老孟家的骄傲。你在书店卖书的那天,我让快递小哥帮我卖了十本,送给工地上的兄弟们了。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看不看,但那是你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老爸为你骄傲!我想好了,等咱们见面的那天,我就把这封信交给你,你能看到上面的日期——是我读完你的书的日子。

你的爸爸——一个整天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人

2025年1月1日

一个不善言谈、不喜欢读书的父亲,居然在每天繁重的体力工作之余,竟一页一页地读完了女儿的书……。想到这儿,她感到万箭穿心般地悔恨交加。

“我本可以亲自给父亲寄一本书,上面写上父亲的名字,然而我没有。我本可以在探亲时不经意地说,爸,你看过我写的书吗?可是我没有。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她带着遗憾,枕在父亲用过的枕头上痛哭了一夜之后,决定继续完成那本搁浅了快一年的书。

半年后,她完成了第二本书的写作,书名是《归属》。

这次,她没办新书发布会,而是把10本新书打包,寄到父亲曾工作过的建设公司,请公司领导代她把书交到父亲的工友手中。

她在每一本书上都工整地写道: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一个说我不务正业,却默默支持我写作的人。——凡星”

(本文荣获2025年首届“华燕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征文大赛特等奖)

个人简介:

李岘(英文名Maria Lixian Gee-Schweiger):文学博士、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世界微短剧研究会会长。任教于美国多所大学20年至退休。在美期间著有长篇小说《无处安放》《微时代VS青春祭》《跨过半敞开的国门》,文集《李岘视点》《感受真美国》《飘在美国》《美国律师说汉语》和多部理论专述,编导制作出品了12集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和编剧20集电视剧《律师楼的故事》。荣获过20个文学奖项。详情参考https://www.chinesewritersusa.org/li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