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国家记忆 侨界精英》


 -精英汇诞生见证

作者/摄影  强颂今

 

这几天听说社区几位侨领在筹备成立一个侨团组织,名称很响亮,叫“精英汇”。哪想耳闻还没把我耳窝焐热,邀请函便飞到了我眼前,是兢芬姐发来的,邀请我参加首届精英汇宴聚,见证精英会成立。

今天老天出奇不意为雨季中的北加州孵出了一个万里晴空的元旦。好兆头,2023年的第一天!蓝天如洗,把过去一年的乌云、尘灰、怨忿和不幸都洗净了。暖阳如沐,把和煦,把幸运,把人间的美好送给顺利进入新年的我们。

浴着好心情,我驾车来到宴聚的中餐馆‐圣荷塞的状元楼,只见状元楼华美的殿堂已盛满欢乐的节日气氛。嘉宾们,淑女华服亮丽,绅士正装气派。这是见证侨界一个高规格的组织成立,每个与会者都把此当成一件大事。庄重而时尚,严肃而愉悦。当主席台背景大屏幕上的“2023 精英汇 首届宴聚”几个大字闪进我眼眶时,我只觉一阵春风吹进心怀。在微暖微甜的丝丝春风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餐桌上已摆放今天盛宴的程序册。打开印刷精良的程序册,我的目光迅速掠过中英文的介绍,落定在精英汇的成立宗旨上。宗旨扼要阐明,这是个无党派跨界的精英组织,它从事的是公益慈善,鼓励参政,争取民权,友好美中,促进统一。精英汇的宗旨完全符合我心中的期望。我想,今天在此见正,明天积极加入,未来为精英汇写出新的篇章。

正在我想入非非的时候,一个熟悉的中年男士走上了主席台。他圆溜溜的脸面亮光光的颅顶,很有福相,也非常喜气,给人一种亲切感。我只是在侨路基金会的公益大讲堂上见过他。大讲堂是通过Zoom设在云间,面向全球的,我和他只能说是隔空相见。他就是UCSF的住院药剂师江剑刚博士。这是个造福数十万人次的大医生。他的恩泽不仅流向UCSF,还遍及美国和大洋彼岸的中国。在疫情肆虐的过去三年,他在各家媒体,做了400多个新冠科普视频。他还有若干个微信群,入群人数达十万之多。他每天忙着回答微信群里各种急迫的有关健康的问题。他几乎开了个家庭咨询诊所,把他的知识,把他的关心,把他的慈爱送给他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们。听着他台上的讲话,看着他细眼蒜鼻垂肩大耳朵,我头脑里一个激灵,跳出如来佛。他们太像了,他们不只形像,更是事像。我不敢再往深处想,把人比作神,对神有点不敬,我在心里掴了自己一巴掌。毕竟,江医生是人,是人中豪杰。他生活在我们中间,用他的医疗科学知识,用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用他关爱人类的情怀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精英汇把第一座奖项-抗击新冠病毒特殊贡献奖-颁发给他,实至名归。江医生还要回UCSF上班,获了奖,他便匆匆告别,我把他拦截在门口,把他的人和事抓拍到我手机中,深印在我心田里,从此江医生将成为我的榜样,无私地服务社区,无偿地贡献心力。

精英会把最大的奖项颁给侨社的大家长,我们永远的方太,方李邦琴。方太再次走进我仰慕的视线里,走进全场热烈的鼓掌声中。上次在摩登原始人屋曾和方太握过手,还不到一个月,今天,再次见到她,倍感亲切。方太着深紫色套装,雍容华贵,给人一种紫气东来的感觉。她站在主席台上挺拔如一棵雪松,她双手握着话筒,脱稿发言涓涓如流,诚恳、理性、豁达、平缓中见真情; 铿锵、激越、节奏感很强,如黄钟大吕,一下一下,在每个与会者心中敲出了回响。方太是公认的侨界领袖。湾区有各种侨团组织几百个,整个美国有上万个,但各位侨领说起方太无不马首是瞻。所以当兢芬姐说方太是整个美国侨社的大家长时,大家无不心服口服。

方太麾下揽着许多第一。她是第一位进入旧金山湾区商业名人堂的华人,第一位为华裔争得话语权的报业集团大亨,她建起了海外第一家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疫情中,她挺声而出,是第一位华裔侨领与前总统乔治·布什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美中冠状病毒行动网“,积极募捐筹款,援助中美两地的抗疫救灾…

方太生在北京,长在台北,成就在旧金山。她的精神,她的素养,她的风格是两岸三地人文精华的完美结合。她主张两岸坐下来谈,以国家统一为目标,还中国一个久治长安。他疾呼中美各自放下歧见,合则双赢,着力建设我们这个有着八十亿人口的地球村。是的,海外华裔根在祖籍国,祖籍国强大了,华裔的腰杆才会硬。中美友好相处了,身在夹缝中的华裔才会如鱼得水。我们爱美国也爱中国。我们要起纽带的作用,把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国家紧绑在一起。方太高瞻远瞩,言犹在耳,我刻不容缓把这金玉良言写进国家记忆。

精英汇的第三座奖是奖给民选官员朱感生的。我和朱先生已见面数次。记得,我们曾讨论过华人如何利用手中的选票参政议政。我以为,一个公民只要积极参加选举,就够得上是好公民了。至于选谁,我很少去深入探讨。朱先生在那次讨论中告诫我不能这样选,华人要珍视手中的选票, 要选对人,选准事,选举之前非得仔细斟酌。经他这样一说,我开始对政治人物关心起来。朱先生可能自己也不会想到,我关心的第一人便是他。朱先生是位温和的民主党人。这里说的温和不仅指他的政治主张,还指他的温文尔雅。朱先生从2007年开始参政,当了8年旧金山湾区第一大市圣荷塞的市议员,然后当了6年的加州众议员。就在他当市和州议员的这段时间里,一手促成了张纯如纪念公园的提名和落成。这件事使我深深意识到华人参政的重要性。150多年前,华工没有一点参政意识,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历史血淋淋地从反面教育我们今天的华裔。张纯如纪念公园已成湾区一张名片,历史又从正面活生生揭示,朝中有人好办事。朱先生的演讲,情温肠热,说得与会者连连点头称是。我答应朱先生,下次他如果出马竞选,我一定南下圣荷塞,助他一臂之力,以行动实践当个好公民的承诺。

精英汇成立的重头戏是表彰做出卓越贡献的这三位杰出人士,此外,我们还认识了六位精英汇创建人。我自从退休后参加过一些侨社的活动,与侨社的头头脑脑也有过握手言欢的时候,我发现这六位创建人和侨社首长有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年龄。他们比那些长辈可以说年轻了整整一代人。一代人的概念,就是二十岁。他们正值壮年,正是壮年有为的时候。他们领导的精英会,必定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用不了多久,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人的习惯是,把要做的事先做了。重要的事项一完成,卸了心思,空了皮囊,競芬姐一声令下,盛宴开始。很快,一盘盘佳肴竞相跑上餐桌,在餐桌上争奇斗艳。从冷盘到热炒,从肉类到海鲜,一会儿功夫就把餐桌铺满。我承认自己是个吃货,在吃的方面见多识广,我得说今天的宴席算是上乘。席间,主席台上歌舞表演一个接一个,精彩纷呈。沉浸在这味觉和视觉的盛宴中,我难以自拔。

中国人喜欢餐后来个卡拉OK,今天组织者也安排了这样一个余兴节目。不过不是一人一唱,而是一百多号人齐唱“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优美的音乐,欢乐的曲调,一唱上嘴,全身百脉皆通,每个细胞都跟着音符跳跃,我们舞动着双臂,放开了嗓门,高歌,“让我们的笑容,充满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我们欢欣,我们鼓舞,我们见证了精英汇的诞生,我们祈祷精英汇明天会更好。

     (2023年1月15日《星岛日报·周末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