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虚假安慰”与ChatGPT的真诚》

作者 颜建华

美国对诗人成就的一种肯定是被指定为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有国家级的,州、学校等也有。国家级的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任命,任期为一到二年,可续任。现任桂冠诗人是Ada Limón,她在2022年获冕,延任到今年4月17日该卸任了。到今天已过了34天,还没官宣下一任,或许够级别的诗人太少,也可能是太多,难挑,但总不会是因为内部磕不平或者有政治因素的参与。这是美国,这点公信力,于我,还是有的。

浏览国会图书馆网站时,发现有个“180首诗“项目,是桂冠诗人 Billy Collins为了培养中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而挑选的出自桂冠诗人或名诗人的180首作品。我想,这个层次正适合我,于是平常做实验中间等待的间隙,就跳过新闻,去读美国桂冠诗人认定的好诗了。

我读这些诗作或去艺术博物馆,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作品究竟好在哪里,好到能成为桂冠或进博物馆。我是这样想的,若是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作品好在哪里,那我是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的。以前问的渠道少,现在有了AI如ChatGPT,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博学,且随便问,AI既不生气,也不另眼损我的无知。

今天读的诗是Thomas Lux的 《吸盘鱼,吸盘鱼》(Remora,Remora )。Lux在美国诗坛卓有成就,这首诗在我看来,除了最后一句,是很直白好懂的。没有我们中文诗那种非常复杂的意象指代,涉及的主题也不觉得那么高大上。大意是鲨鱼身上吸附着很多吸盘鱼,一个身上吸一个,一个比一个体积小,一个比一个蠢,吸在最外面的细小到几乎肉眼看不见,小到只有细细的线头尖尖那么大。但反倒是这最小的,不仅不用担心被别的鱼吃了,而且是“the top beneath all else.”

该文之所以是诗,除了文本的排列赋予了一些音乐的节奏外,主要靠最后这一句” the top beneath all else.”  每个单词都是很简单的常用字,但组合起来,竟不好理解。我问AI(ChatGPT)是什么意思。AI说小的吸附在大的身上,如此层层吸附下来就呈了倒置金字塔结构,最顶端却在最下面。

我问:“是不是也在说,我形体最小,但我在上面,你们那些个子大的,却都在我下面的意思?”

“是的——完全正确,而且说得真美。‘一切之下的顶端’,实带着那层层叠叠的含义:我是最渺小的,却高悬于你们这些庞然之上。”

“所以这首诗,其实是在讲阶级、讲社会的金字塔结构,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一个叠一个,一个比一个小,而最小的那个却说:‘你们这些大家伙,其实都在我下面。这是不是虚幻的自尊?一种无根基的自信?毕竟在现实中,他是最弱小的,最容易被忽视、被抛弃的那个。” 我追着问。

“是的——正是如此,你触碰到了这首诗悖论的核心,那幽默表面之下,隐隐闪着光的那一丝苦涩。” “这是虚假的自信吗?部分是。但它在某种扭曲的意义上,也黑暗地真实:他自由地漂浮,没人注意,也没人伤害。他得以在这个体系中生存,
正因为他对这个体系毫无意义。所以我们看到的,或许是:一种对自负的讽刺:那个以为自己是王的傻子; 或是一种悲剧性的反讽:那个仅因“无价值”而幸存下来的微尘;甚至是一则灵性的禅语:最小者,因依附于一切,反而包含了一切,就像存在的终点——原子、种子,那最末的一点。”

我说:“我们常常安慰社会中最弱小、最无权、最边缘的人‘你有高尚的心灵,温和、有爱心,被爱、被尊重……’ 我们这样说,是不是只是一种”虚假的安慰”?是一种用来安抚他们情绪的“甜言蜜语”,让他们在痛苦中保持安静,不要给富有的人、给社会带来麻烦,然后平静地死去?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温柔的言语,是不是并不有利于他们真正的生存?甚至可能遮蔽了他们看清自己处境的机会,使他们沉浸在被灌输的幻觉中,而失去了奋起改变、挣脱现实的力量?“

我想,我这问题就像那小孩说皇上没穿裤子一样。至少,我不敢这样去问牧师;主流媒体、私下谈话里,也未曾见人这么说过。心想,看你AI怎么说。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社会心理、政治安抚与真实生存之间的张力。” 而后AI问我是否要从某个特别的角度重点探讨?

“就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是政策层面来讨论“虚假安慰”对弱势群体生存的影响吧。“  我顺着AI的话说。

闻我言, AI思考了片刻,给我写了一篇短小的文章,有引言、展开和结论,由于篇幅关系,我就不全文粘贴了,但有档可索。

AI综合了尼采、马克思、阿尔都塞,马斯洛及英国约瑟夫·洛思基金会(JRF)的报告,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现实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不仅肯定了“虚假安慰”的存在,并进而指出,这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有意为之的“意识形态操纵的工具”,是使贫困和底层产生“虚假意识” “虚假自尊” “自我欺骗” 和一种称为”奴性道德”的优越感,使之“降低了对体制不公的抵触和质疑” “心甘情愿地接受不公,减少社会抗争的动力”。“贫困本身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耻辱感和无力感,长期得不到改善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虚假安慰”“虽然暂时给了他们一点精神慰藉”,“而无法填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 “忽视自身合理的利益诉求,甚至陷入自我污名化和失望深渊”“丧失寻求实际改变的动力” “对促进社会正义和权益提升起到了反作用”,“具有深远的负面作用”。

AI的回答是不是锐利如刀,横断了社会有意为底层人精心编织的层层美丽的帷幕,让不曾看到、不愿看到的原形,赤裸地浮现在被粉饰、欹在云里的虚梦里?

我是多么心安于我的贫穷啊,而且我有一种能鄙视富有的自豪。富人把能干的事都几乎干净了,譬如识花尝丹、捏要人、民意如泥, 生对于他们已是无所望、无所恋啊;就是死了,上只有欢乐而没有眼泪的天堂的几率也比我穷人低。经上有云:“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嗐!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的财物坏了,衣服也被虫子咬了。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作你们的证据,如火要吃你们的肉。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 神的国是你们的。”

 

宣讲贫穷有福的人,有见过是穷人的吗?我曾是一家教会的会员,有机会粗粗略略地了解到教会的财务点滴。我很吃惊地发现教会的主任牧师的工资比我老板还高出许多。我有时想教会与其叫人安贫忓悔,倒不如也传授些理财炒股考证上岗的技能,或者干脆说:“别在我这里哭哭啼啼的,去餐馆洗盘子去。“

也有这样鼓励底层人的:你知道我为什么走路这么“雄“吗?是因为我家中有喷油的井; 你知道我为什么笑得好似天下都是我的?是因为我家后院有个金矿。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迷人?是我那里有颗钻石!

这样的诗好像还是“虚假安慰”,似乎一个人真正的脊梁也不应立根于那些,但谁说存在总有道理来着?是啊,总不能像鲁迅在《立论》里男孩满月的时候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那样对微小的人说:“你又穷又丑,去跳湖吧”; 而且金矿、钻石等意象易荡起大众的美感。诗文也比“撒泡尿就过了黄河“,或”穿过半个荒野的心去睡你“或那些深深浅浅的“x尿体“的诗好。

我想,最好的诗,总兴于位移的轨迹。吸盘鱼啊,别在意你现在的位置,让它成为时间的函数。不扬不抑, 如AI,真诚待己;读些诗,鲜活血色、心跳与基因。然后瞄着鲨鱼背上更高的一个点,跃去!不论优雅或笨拙,成也好,掉下去,都是好诗。就是入了它腹,怎不是成就更壮美的一跃,去了梦与诗更远的地方?

5/30/2025 芝加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