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奇 (肖尔)
1 翻译的三原则
“信、达、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至理名言,又称翻译的“三原则”.
· “信”(faithfulness)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的意思;
· “达”(expressiveness)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要遵循译文语种的语言习惯,句子要完整、通顺、明白;
· “雅”(elegance)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要适合当时语言出现的场合和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风,简明优雅。
鲁迅先生等汉语大师也曾就汉语翻译留有专著。鲁迅提出,《硬译和死译不同,在一些理论性文字翻译时,硬译是有它的必要性的。在一般文学作品中,别无他法的直译也是包括正确意译在内的正译。》鲁迅先生这段话,虽然念起来有些拗口,但只用几个字就把硬译、死译、直译、意译和正译等几种翻译方法,分析得非常透彻。
我国近代翻译家张宏把“信、达。雅”归结为忠实、通顺、美好;也就是忠实原文(信)、译文通顺(达)、选词得当(雅)。
2 中国成语和俗语的英译趣谈
有些民间俗语,是各种语言相通的,反映出来的是东西方语言发展的共性,例如:
英语中的词汇 相应的汉语
Lose face 丢脸
As stubborn as a mule 像驴一样倔
Piss (oneself) laughing 笑尿了
相比之下,两种语言的对应,不谋而合,真是巧妙起了。
2011年出版的,杨士焯先生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 ,是我国近代翻译学的杰出样本。其中也有几个有趣的关于成语翻译的例子:
汉语说:笑掉大牙 英语通俗说法laugh ones head (即嘲笑某人的脑袋)
汉语说:乱七八糟 英语通俗说法:at sixes and sevens (即六六七七 或者称“乱六七遭”)
汉语说:非驴非马 英语通俗说法:neither fish nor fowls (即非鱼非禽)
这足以说明,各个国家的语言历史发展,是有共通性的,只是约定成俗的民族习惯和流行俗语不尽相同,各有千秋。这就更加说明,在翻译时,如果仅按汉字字面, 过分“忠实”地直译成英语,虽然大部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都可以猜到汉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因为不符合另一个民族的习惯用语,那就实在不能称为“地道”的英语,如引起误解,那可真要“笑掉大牙”了。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