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奇(肖尔)
1 初识电影译制
我的小学在北京平安里石碑胡同,隔壁就是原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译制部,(后来才扩建为北京电影译制片厂)。在我小学二年级时,北影译制片部到我们学校挑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作为他们为前苏联电影《走向新岸》的配音演员。先是由导演面谈,初选出10个同学。又经终选出的4个人,则是由导演给出一个命题,给你5分钟准备时间,然后由考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诠释一个指定的故事。这选出的4个人又经过进一步培训,最后才确定了两个人。我有幸被最终选中。下面才正式进入配音演出准备阶段。
首先要背好台词(每人大约上百句话),反复观看原版电影的情节和表演,深入了解原版角色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按译制导演要求,在一个巨大的录音间里,完成和电影里演员完全一样的动作表演,但对话用的是相应的中文。录音间一面大墙上放映的是无声的原版电影,作为节奏控制和演员动作和语言提示。每个配音演员可以由此确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刻,做出什么动作,以及用什么语调、说出什么样的台词,当然是用中文。后期制作中,还要进行对口型修正等。的确是一套完整的电影再录制、再制作的过程。
2 中国独特的电影译制
在中国,任何一部世界著名电影,如果没有中文配音,那在中国的影响就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中国的译制片,后来独立于电影制片厂,构成一大独立电影产业。电影配音演员,大多出自具有独特模仿能力的电影演员,并且和一般电影明星同样可以成为电影配音明星。其实,配音演员要能表演得出神入化,比电影演员难度更大,因为,配音演员只能通过言辞、音色、音调、语气来塑造各种人物特性。而电影演员还可以以外形、动作、表情、外加对话来全方位塑造电影人物。
我刚到美国时,听到来自香港和台湾的留学生们说,他们原来看的外国电影,统统都是中文字幕的,看中国大陆的经中文配音的外国电影,外国人一张口,就讲流利的中文,总觉得怪怪的。后来习惯了,也就觉得很自然了,并且观众可以只注意情节,而不必看字幕分神,反而更喜欢中国的配音电影了。
日本演员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杜秋
中国人都熟悉的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饰演的多部在中国热播的电影,全都是由上海电影译制演员毕克配音的,毕克那富有磁性的低沉音色,把高仓健的坚韧不拔,刚毅果敢的性格表现得出神入画。使得高仓健的银幕硬汉形象,全面碾压风行中国电影界的奶油小生们,成为中国观众不分男女老少,一致拥戴的追星偶像。亿万观众都认可,如果不是毕克配音的高仓健,就不是真正的高仓健。以至于高仓健应张艺谋的邀请,来华拍摄电影《千里走单骑》时,一定要请毕克全程陪同,所有费用全部由高仓健自己支付。他谦虚地说正是“为了向毕克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演出风格。
日本近代女演员笠原小卷出演电影《望乡》中的女记者,为她配音的是上影译制厂的当家花旦李梓。也正因此,日本近代气质女演员笠原小卷,不但红遍日本,也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当她初次访问上海时,她才深刻感到,“她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远超过在日本“。起码是受众就要多出几十倍几百倍。而且中国政府和民众的热情好客给她留下终生的美好记忆。后来,她曾多次访华,她还应邀出演过多部中国电影,并被中国外交部授予“日本亲华大使”的美誉。连邓小平都还亲自为她出演的电影题写过片名。
日本电影《望乡》女主角笠原小卷
上影有一大批享誉全国、历久不衰的配音演员明星。上影的刘广宁配音的《魂断蓝桥》,《生死恋》,以及有“配音皇后”之称的向隽殊配音的《复活》,《蝴蝶梦》,《流浪者》,《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中,配音演员用不同的音色,语调,把高贵优雅的贵妇,涉事未深的少妇,淫邪浪荡的娼妓,刁钻诡异的女特务等人物的各自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人们以为,电影里的外国演员本来就是用这种腔调说话的。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可见中国的配音演员,也是对原版电影演员艺术的再创造。
3 电影片名的翻译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欧美电影,首先进入港台地区。当时影片都采用中文字幕。自然,片名也是英中对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片名的翻译都非常讲究,特别是香港,总爱把英美电影意译成中国成语或四个中文字的习语,而且非常有特色。最典型的是,把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 (意思是”滑铁卢桥”),翻译成《魂断蓝桥》,既不受限于意译,也不拘泥于音译,而是创意性的翻译,不妨称之为“创译”。如果直译用中文“滑铁卢桥”做译名,会使人误以为电影与拿破仑有什么关系。而以《魂断蓝桥》做片名,中国观众立刻就明白,电影是一个男女错失约会,一方殉情的故事。而且文字优美,寓意深刻,可堪称经典。把美国著名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中文小说译为“飘”),改编的同名电影,翻译成《乱世佳人》,也是翻译的一绝。其他如,根据约翰•斯特劳斯的著名乐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改编的电影,被译为《翠堤春晓》,因为电影故事说的就是斯特劳斯和女歌唱家乘坐马车,在清晨的湖面堤坝上,在马蹄的“哒哒”声中,边作曲,边演唱。这个译名《翠堤春晓》,绝对很有诗情画意,与电影内容相得益彰。同样的,把《魂断蓝桥》电影女主角,好莱坞著名女演员Vivien Leigh (音译应为薇薇安•雷),最初音译为菲雯•李,译制导演还觉得不够过瘾,既然大多数中国人名字不是取三个字,姓要放在前面么?那么干脆就连名带姓顺溜地一起音译,就把菲雯•李连顺序都保留地译成“费雯丽”,按中国姓氏顺序,姓费,名雯丽,即光彩,又鲜亮,即使在中国人名字里,“雯丽”这个名字也是富有诗意、大放异彩的,用在这里真是非常贴切。(中国不就有个著名女演员叫蒋雯丽吗?)把女演员Vivien Leigh译成费雯丽,和把美国著名饮料“Coca Cola ”翻译成“可口可乐”,都堪称名字英译中的经典。
(本节全文完,本篇图形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