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女人

 

By 曉妮

      我從十三四嵗開始,媽媽就對我的行爲舉止嚴加管束:當我喝湯發出聲響,母親大人就會告訴我,那是很不文雅的行爲,並示範湯匙怎樣入口才會不出聲;當我得意時,不自覺地晃動著兩條腿,只要被媽媽看到,一定會嚴厲地制止,告訴我:好人家的女孩,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無論在何時何地,絕不可得意忘形:雙膝併攏是最基本要做到的……諸如此類,舉不勝舉。那時,我覺得很煩,問媽媽爲什麽要有這麽多的“講究”。 她總是語重心長地說:“等你長大后會知道媽媽的苦心,待到你出社會時,爲人處事就會感激媽媽。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是以後都會為你的人生‘加分’。”歲月流逝,我已經到了要把這些“講究”傳授給我女兒的時候了。想想自己的人生經歷,從心底感激我親愛的母親,當年那些個“嘮叨”。今天做一個優雅的女人,何嘗不是許多女性的追求。各種介紹、指導、討論如何成爲優雅女人的書籍,更是如同雨後春筍。這是十分值得鼓勵的事。我也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當然少不了捉摸、推敲:我覺得“優雅”不是學來的,是培養出來的,它是文化素養的積累,修養與知識的沉澱而產生的一種由内而外的氣質。優雅就像是那收藏多年的“女兒紅”。汲取了歲月的精華,讓人聞之即醉。優雅也是女人一生的“事業”。它是一種出現在成熟女性身上的最美,最佳狀態。一個容貌美麗的人,未必優雅,而優雅的女人一定美麗;優雅和容貌無關,更不與財富划等號;因為她的知識和智慧讓你信任;她的細膩與關愛讓你信賴;而這智慧、細膩、關愛,你會從充滿迷人女性韻味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間體會到。那些在學習中孜孜不倦刻苦認真的女人,那些在工作中面對各種繁雜事務有條不紊,沉著應對的女人,那些在生活中用鍋碗瓢盆、油鹽醬醋演繹出和諧交響樂的女人都會體現出女人的優雅。優雅的女人是池中的秋荷,清爽、素雅、不張揚、不跋扈。優雅的女人一定是重感情的女人,寬容豁達,得到時不張狂,一樣地平靜如水;失意時不落魄,依舊從容淡定,不卑不亢。

      在我很年輕的時候,看了《羅馬假日》的電影之後,就被女主角的飾演者奧黛麗·赫本的優雅所折服。她在各個時期的美麗是有目共睹。這個一生都光芒四射的女人,之所以被認爲是優雅的典範,是因爲她一生都不曾矯揉造作,而是順其自然地接受年齡給她各個時期的變化,不曾驚慌,不曾憂鬱傷感。時光、年齡固然殘酷,但她坦然接受的態度讓人動容。我們不曾看見她的言行、舉止、衣著上有什麽差池。這個美人遲暮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她驚心動魄的優雅,散發著越來越凝練自然的美!而她這種美是別人無法模仿的。你可以效仿她的髮型,你可以穿與她同一款的服飾,但是她那種骨子裏透出的深刻美麗是無論如何學不來的。由此看來,優雅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更多的來源于豐富的内心、智慧、博愛、還有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

    優雅的女人應該是感性的,溫柔體貼是她們的標簽,她們知道如何去愛,如何恰到好處地去心疼和照顧自己愛的人。優雅的女人會生活,優雅的女人懂得愛。試想一個女人如果整日衣冠不整、不修邊幅、不懂時尚、不關心實事、不學習進修,就不可能成爲一個優雅的女人。

      如果有人說你漂亮,請不要得意,你要聽到話外有音,“漂亮”是過眼煙雲,總會凋零;如果有人讚美你年輕,你也不必高興,因爲歲月會把它奪走;如果有人誇讚你優雅,那麽你由衷地道聲謝謝,然後自豪吧!

      優雅女人最忠實的情人應該是書籍。把閲讀作爲自己進步的階梯。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魅力。請所有的女人們讓自己優雅起來,從容地走過生活中的每一天。

 

 

一生應結識的23個人

 

By曉妮

 

曉妮的話:

《曉妮談書》承蒙大家的厚愛,已走過一年多的歷程。那是我一個人在“獨唱”,我很希望能有“二重唱”,或者“大合唱”。我覺得書店雖然是一個買書的地方,也是一個分享書的場所。十二月二十日,我們的華人讀書會舉辦了第一次活動,請來了著名學者劉麗容教授和我們分享她讀了《一生應結識的23個人》(作者:李鵬)的心得。我們先由《華人》雜誌的發行人馬平給我們介紹劉教授的簡歷。

 

馬平的話:

            劉麗容教授生於上海,兩嵗時隨父母到臺灣,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係。來美後在南伊大、密西根州立大學、克萊蒙研究院及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攻讀語言病理學和多元文化教育學,獲博士學位。現為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溝通障礙學教授,美國國家言語語言聽力科學學會唯一的華裔院士,聖地牙哥中華歷史博物館主席。

 

劉教授的話:

            首先,我問你們一個問題:假如你在一生中有機會結識23個人,把你想見的人,與我這裡推薦的二十三個人相比,假如你有百分之五十與我推薦的人是相同的,你的段數已經相當不錯,有百分之八十那麽你已經是高段了。你有百分之二十的話,你就有很多的希望。如果只有百分之零的話,那麽你就從零做起吧! 現在我來介紹第一位:

1. 梵谷 Van Gogh(1853-1890)—— 生於荷蘭。1886前往巴黎,並初次接觸印象派作品。後因精神失常住進精神病院。1890自殺生亡。他的格言是:“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體和靈魂,爲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儘管我又病又瘋,但仍不失去對人類的愛。”

2. 切·格拉瓦 Che Guevara(1928-1967)—— 生於阿根廷Rosario市。1955加入菲德爾·卡斯楚的革命隊伍。後來被突擊隊殺害。他的格言是:“我踏上了一條比記憶還長的路,陪伴我的事,朝聖者的孤獨!”“革命,是不朽的!”

3.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生於德國。1795年首次在維也納以作曲家及綱琴家身分登臺。之後,他在完全失聰的情況下,仍然完成了第三至第八交響曲,第四、第五鋼琴協奏曲,在晚年生活不幸的時候,寫出《莊嚴彌撒曲》、第九交響曲等傑作。他的格言是:“你想收穫歡樂嗎? 那就得播種眼淚。”

4.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1899-1960)—— 生於美國芝加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紅十字會,並赴意大利前綫,因此受重傷。1926年《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出版,被譽爲“迷惘的一代”代表作。他還著有《吉力馬札儸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喪鐘為誰而鳴》(For Whom the Bell Tolls),《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並以此篇小説獲得普利玆獎和諾貝爾文學獎。1960 年自殺身亡。他的格言是:“人不是生來被擊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擊敗。”

5. 甘地 Gandhi(1869-1948)—— 生於印度波爾班達。他一生為印度主權而戰。1947年磋商結束英國在印度長達一百九十年的統治。最後,他被一名反甘地狂熱分子殺害。他著名的格言是:“我們可以用手毆打別人,也可以為他們擦去眼淚。”“有七樣東西可以毀滅我們:沒有道德觀念的政治、沒有責任感的享樂、不勞而獲的財富、沒有是非觀念的知識、不道德的生意、沒有人性的科學、沒有犧牲的崇拜。”

6.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生於德國烏爾姆。他是一位物理天才,由於他的傑出貢獻,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的格言是:“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它在什麽程度上和什麽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

7. 魯迅(1881-1936)—— 生於中國浙江紹興。1920年,前往日本留學。原先於仙台醫學院學醫,后轉而從事文藝工作,研究人性及國民性。著有白話文小説《狂人日記》,奠定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小説《呐喊》、《彷徨》、《阿Q正傳》,更是文學史上的傑作。他的格言是:“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8. 伊莎多拉·鄧肯 Isadora Duncan(1877-1927)生於美國舊金山。她受過正統的芭蕾舞訓練,但因她極具創意的舞蹈被譽爲“現代舞之母”。她在很長的時間不被世人理解,被稱爲“惡名昭彰”的表演者。她的格言是:“即使走進一條無人小徑,雖然獨行,你也不感到寂寞。”

9. 德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1910-1997)—— 生於塞爾維亞。一生竭力服侍貧困中的最窮苦者。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的格言是:“愛不是贊助;慈善無關憐憫,而在於愛。”

10.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1942-  )—— 生於英國牛津。1963年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他仍然以驚人的毅力從事研究黑洞崩潰的數學方程式,和從一個點開始膨脹的宇宙。1988年出版《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成爲量子物理學與相對論的暢銷書。他的格言是:“一個人必須有足夠的成長之後才會體認到人生是不公平的,我只不過在人生所處的境況中一定要把自己能夠做到最好的做出來而已。”

11. 穆罕默德·阿裏 Muhammad Ali(1942-  )—— 生於美國路易斯維爾。1960年摘走奧運會輕重量級拳擊金牌。其後數年間多次獲得拳王頭銜。他的格言是:“我要做我自己要做的人。我要像我願意的那樣自由思考。”

12. 拿破侖·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 生於法國西嘉島。他是舉世聞名的軍事天才。1804年他成爲法蘭西皇帝。他有著稱霸世界的野心。他説道:“我想把每個民族都合成一個民族整體。”

13. 普希金 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 生於莫斯科。是俄國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詩抨擊專制制度,歌頌自由並同情人民的不幸。他的著名詩體小説《葉甫蓋尼·奧涅金》 (Eugene Onegin),在世界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14. 儸曼·儸蘭 Romain Rolland(1866-1944)—— 生於法國。他的著名長篇小説《約翰·克裏斯朵伕》(Jean Christophe)。獲得了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格言是:“我們存在的第一要義是要作偉人,要保護地球上的偉業。”

15. 孫正義 Masayoshi Son(1957-  )—— 生於日本。1974年赴美留學。他是軟体銀行的創辦者。他曾向剛起步的雅虎下注一億美金取得28% 的股份。兩個月后,雅虎上市,軟銀得到的回報高達數十億美金。他的格言是:“最初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但一切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16. 瑪莉·居禮 Marie Curie(1867-1934)—— 生於波蘭華沙。她是第一個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她曾說:“人類需要善於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穫,既不忘記大衆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

17.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1802-1885)—— 生於法國。他是法國著名作家。他的著作有《巴黎聖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他說:“我旨在歌頌勞動、意志、忠誠,以及一切使人變得偉大的東西。”

18. 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生於印度。他的著名詩作《吉檀迦利》(Gitanjali)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 納爾遜·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1918-  )—— 他一生致力於非洲的和平、團結。1994年曾任南非總統。他說:“我已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了非洲人民的這一個鬥爭,我為反對白人種族統治進行鬥爭,也為反對黑人專制而鬥爭。”

20. 海倫·凱勒 Helen Keller(1880-1968)—— 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兩嵗時,因病致盲致聾。以頑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撰寫出版《我的一生》(The Story of My Life)等書。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21. 馬歇爾·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 法國著名現代藝術家。他的畵作《走下樓梯的裸女,2號》(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 No. 2)十分出名。他的格言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22. 肖邦 Frédéric Chopin(1810-1849)—— 生於波蘭華沙。被譽爲莫扎特的繼承人。他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樂曲。他說:“我願意唱出一切為憤怒的,奔放的感情所激發的聲音。”

23. 弗朗茨·卡伕卡 Franz Kafka(1883-1924)—— 生於捷克布拉格。他最著名的小説有《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失蹤者》(Missing (America))、《審判》(The Judgment)。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23個人,只是要抛磚引玉。謝謝大家!

 

曉妮的話:

            十分感謝劉教授給我們推薦這本很有意義的書。這本書向我們引薦的23個人也讓我們受益匪淺。希望下次讀書會你也可以告訴我們你心目中哪23個人!

 

沒想到我的話剛說出口就引起熱烈的反響。大家七嘴八舌就開始說出自己心中想要認識的人。頓時,“獨唱”變成了“大合唱”!好,下次再見!

閲讀

a

 

By曉妮

 

        國内有一位學者提倡:“讓閲讀成爲我們的信仰”,並解釋道“如果有一種信仰能讓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毫無爭議地共同信守的話,那就是閲讀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關宗教的廟宇與乘的結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難以把握,如此透徹,又如此無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類的文明以文字的脈絡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因此,在某种意義上,閲讀已經超越了人類歷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沒有時空界限,也沒有地域之分,讓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在閲讀中共生。” 我們生活在物質已經不再匱乏的今天,心靈的成長已經成爲生活的第一要務。文字,是生命洪爐中的一縷袅袅炊煙;書籍,則是心靈唱出的歌,安慰著每一個騷動不安的靈魂。然而,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有太多的誘惑,讓我們不能排除雜念,靜下心來,細細體會、那些曾經影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經典之作。這些人類歷史上的精華,影響了無數人的一生,使我們變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聵、深刻而非浮淺、讓我們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當然,現代人有許多事業、生活、情感的難題要面對,殊不知解決這些困惑,可以借助閲讀。歷代聖人賢士早已在經典之作中,以他們的智慧,給我們啓示,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見,時至今日仍新穎如故,熠熠升煇。如果我們把這些經典著作,當作一面鏡子,溫故知新,雖説不見得對症下藥,也可以借鑑發揮

       閲讀增進知識,像吃飯增加體力一樣簡單,在這個紛雜的世界裏,是需要有十分強勁的體力,才能打贏各種戰役。有一些人面對種種挫折,如同體弱多病者,無葯可救,敗下陣來;而另一種人,面對兇險,胸有成竹,沉著應戰, 百戰百勝;這個當然不能只歸功於“閲讀”,但是,不可否認“閲讀”一定是有益於我們的人生。有這樣一種説法:“一個不重視閲讀的人,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沉悶枯燥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社會,是一個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閲讀”對于一個人的文化高低、知識多少、志向大小、修養好壞、品行優劣、情趣雅俗、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放眼望去,現今世界上一些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都在發起全民閲讀運動,爲的是讓大家能在忙碌生活中,仍然擠出一份寶貴的時間用於閲讀。這不僅是爲了應付日常的需求,更是爲了提升國民素質,從而也將保持國家的人文精神,不被高度發達的經濟衝擊而流失。對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們,“閲讀”更是不可或缺的。看看那些臨時抱佛腳的小孩,應付考試可能管用,塑造優良的人格,建構良好的知識框架就是難上加難。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鼓勵孩子們養成閲讀的習慣是至關重要的。課外閲讀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和知識水平的、被廣爲提倡、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寫作和閲讀是人類傳遞知識文化,溝通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可以這樣說:“閲讀的廣度,改變生命歷程,閲讀的深度,決定思想境界的高低”,讓我們在書中相會,在閲讀時相聚!

 

 

 

 

世界公民——卓別林

 

By 曉妮

           

      一本權威的電影史著作是這樣評論卓別林:“一想到卓別林就會想到電影,任何人都沒有像卓別林這樣受到全世界的愛戴。卓別林同所有偉大的人物一樣,每個人都從他身上得到他所要的一切。這個渺小的流浪漢,作出了我們多數人想試著做,而無法做到的事情,他的失敗,是人類的失敗,他的成功,是全體人類的成功。卓別林之所以稱爲世界電影事業上的怪傑,原因就在於此。” 在電影史上,靠拍悲劇成爲大師的人,數不勝數,靠喜劇片成爲大師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足以證明喜劇是一門多麽難的藝術,喜劇要讓人發笑,同時,還要給人強烈的震撼,這比悲劇要難上一百倍,可是卓別林做到了,百年來只此一人。

       卓別林是一個英國的喜劇演員,早年隨英國的劇團,到達了正在崛起的美國,劇團做完表演便回國了,但卓別林留下了。那時,美國這塊土壤似乎更適合卓別林這位初出茅廬的喜劇天才。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了他自己的電影。在好萊塢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躍,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從1914年開始拍攝第一部電影《謀生》,到1967年的《香港女伯爵》,這期間,共拍攝了八十多部喜劇影片,其中《流浪漢》《安樂街》《夏爾洛從軍記》《尋子遇仙記》《巴黎婦人》《淘金記》《大馬戲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殺人狂時代》《凡爾杜先生:殺人的喜劇》《舞臺生涯》《紐約王》等,都是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佳作。爲了表彰卓別林的這些輝煌的藝術成就,他獲得了兩次奧斯卡榮譽獎,更難得的是,在明星群聚的會場内,觀衆起立鼓掌五分鐘之久,以此來表達對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崇敬。

      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衆帶來了無盡的歡笑,這歡笑背後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淒涼。這是在任何時代,都會與觀衆產生共鳴的戲劇元素。卓別林是好萊塢默片時代的巨星。他和他所創造的紳士流浪漢的形象,被人們永遠銘記,無論是流浪漢的善良、風趣、不幸;還是大獨裁者的剛愎自用,自高自大,這些都成了世界電影史的經典造型。

      儘管卓別林在美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從1914年到1952年,始終住在美國,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爲”,並被懷疑傾向共產黨,1952年卓別林離開美國,他本打算短暫訪問家鄉英國,這時美國移民歸化局卻取消了卓別林的入境允許。卓別林決定留在歐洲,他定居瑞士,其間遊歷各國。曾經有一個調查表明:卓別林不願加入美國國籍的理由是——我是世界公民。是的,卓別林是屬於世界的,他雖然發跡于美國,可是他的藝術成就早已跨過國界,越過時空。幾十年過去,當我們再一次欣賞卓別林的佳作,仍然體會到他的藝術魅力,甚至十分驚奇地發現:在幾十年前所拍攝的電影,居然還有那麽緊湊的情節;那麽細膩的表演;那麽感人的劇情;雖然影片色彩過於單調,演員的化裝也過於粗燥,布景也十分簡陋,但是卓別林所帶給我們的藝術感染力還是強大無比,回味無窮。卓別林是世界藝術殿堂裏不可或缺的瑰寶,我相信在任何國度,任何時代,都具有永久的藝術生命力,讓我們重溫卓別林帶給我們的歡樂吧!

 

特別推薦:

《卓別林短片精選》                                      《卓別林經典戲劇IV》

《卓別林經典戲劇》                          《查理·卓別林》(特別珍藏版)

《卓別林經典戲劇II》

 

孩子,究竟要我怎樣對你說?

 

By 曉妮

      我寶貝女兒的乳名叫小乖。我懷她的時候,吃得下,睡得着,既不挑食,也不煩躁。每日快快樂樂地“按計劃進行”,按時聼莫札特,聼朋友說,這樣的經典音樂會讓腹中的寶寶聰慧無比;每天看自己喜歡的書,據説孩子將來也會愛看書;定時做保健操,這樣會增進胎兒的大腦發育。最重要的是,每天我都會撫摸隆起的腹部,柔聲細氣跟女兒“談心”,期望這樣,我的寶貝將來是個聽話的孩子。而這個還沒出世的孩子,好像真的是又乖又順,在預產期的那一天,準時來到這個世界上。醫生把這個粉嘟嘟、漂亮健康的小寶寶捧到我面前時,我激動地竟然有些不知所措,邊哭邊笑,心想:都説是“賴痢頭兒子自己的好”,我這個寶貝,應該是人見人愛。你看,一對美麗的大眼睛,好像正在對著她第一次見到的媽媽說“媽咪,我愛你!”雖然她那個時候什麽都看不見,只是我在激情大幻想。

    自從有了這個女兒,我發現自己時常會“母愛大氾濫”。對這個小人兒,有十二萬分的耐心和千百倍的呵護。唯恐耽擱了一個“小天才”的成長。任何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方法,我會迫不及待地去施行。而我這個小乖女兒,總是能順從我的意願,只要我對她提任何要求,她都很樂意去做,並且總是做得很出色。如果你看到我們家那些各式各樣的獎盃和獎狀,我會如數家珍地告訴你,這個叫小乖的女孩,走過的成長歷程像是一部有趣的電影,每一段落都很值得回味,每一個細節都能讓我這個做母親的沾沾自喜。如果給你看寶貝女兒的相冊,相信你不會懷疑這是個多麽健康活潑,名符其實的“乖孩子”。

      我以爲日子就是這樣一日一日地過,孩子也是這樣一天一天地長大。這樣的人生想想也該知足感恩……

      誰知,隨著女兒臉上隱隱約約顯現出來的青春痘,嘴裏常常會蹦出“No”這個字,聼得我心驚肉跳,覺得自己百般寵愛的女兒一下子就變臉了,心中的鬱悶和痛苦不能自拔。冷靜下來也會自我反省,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昔日可愛乖巧的女兒一反常態?想好好地問她,她說:“我已經不是Baby了。”有時我急起來,聲調提高八度,她也用高八度回答我:“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說!”常常堵得我不知說什麽好。對她說話之前都會問自己:“孩子,究竟要我怎樣對你說?”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書名竟是 《媽媽,請這樣對我說話》。書中教你的就是怎樣對孩子說話。這本由青少年教育專家撰寫的專著,寫的生動有趣,它的理論,是由各種案例去加以説明,譬如與孩子談話的三個原則“:第一是讓孩子說,第二是讓孩子說,第三還是讓孩子說。”通常,這是作家長的最難做到。要教小孩去做什麽,或者小孩做錯了的時候,大人要麽一五一十,滔滔不絕,要麽劈頭蓋臉,不由分説。書中的理論是:“什麽話最能被迅速記住呢?是發自内心的,自己想出來的話。這是立即進入記憶庫成爲個人經驗的東西,根本不用刻意去記。所以,要讓孩子明白什麽道理,最好讓孩子自己總結給自己聼。在和孩子談話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加以引導,導向下一步思考,或者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這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理論,回想起近來與女兒溝通時,她常常怪我不讓她說話,而我跟她講的一大堆,她好像也都聼不進。在專家的提點下,我試著用這一妙招,果然很管用!女兒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對錯與否,不是靠我長篇大論,喋喋不休地灌輸給她,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她覺得,她是被尊重的,她是有參與的,再也不能像對Baby那樣,指定限制她的思想。

      書中還有一個我十分認同的説法:對孩子說話,怎麽說,往往比說什麽更重要。我一直有個誤區,覺得“說什麽”很重要,“苦口婆心”,這是中國人教導小孩常用的方式,殊不知,孩子是多麽重視你對她說話的態度。“表情是人際交往的第一語言,孩子對大人表情的敏感度遠遠大於語言,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任何時候都應該琢磨如何走進孩子的心裏去,而絕不僅僅是說完了事!”於是我再和女兒交談時,就特別留意:盡量用比較柔和的語氣,理性的分析,和藹的態度。我想要女兒做功課時更專心,更快速地完成。關於這件事,我已經對她很嚴厲地說了不知多少遍,每次她都氣急敗壞地否認,母女倆常常不歡而散,問題還是沒解決。看著不服氣的女兒,心裏也很焦慮。這次,我就換了另外一種方式,用很輕鬆的口氣對她說:“來,我們倆一起做功課。”於是, 我埋頭于自己的功課,她也專心地做著她的功課。我們兩個人,如同一對認真用功的好學生,出乎意料,她做得又快又好。這時我問她:“今天你是不是覺得功課做得又快又好?”她很肯定地點了點頭。我又說:“我知道你能夠做得這麽好。”那一天,做功課的過程,我覺得她已留下了一個美好的記憶。相信今後,她會很願意再重現這個情景。

      自從我有了這個可愛的女兒,就發現我必須不斷地學習,與她相處之道,並不因爲她是我的女兒,我就理所應當地可以對她指手畫腳,倚老賣老。要做一個稱職的母親,還有許多東西要學。天下的母親,我們與孩子們一起成長吧!我相信,孩子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對母親提出這樣的要求:“媽媽,請這樣對我說話!”

小犬

 

By 曉妮

 

     從字面上看,“小犬”就是體積不大的狗,我家養的那只American Eskimo就是這種小狗。在女兒五六嵗時,就串通她爸爸向我提出要養一只狗狗的願望,兩個人一唱一和,說了一大堆狗狗的可愛之処,好像我家如果沒有狗狗,就會是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我也“据理力爭”:你們倆已經是我要照顧的大小孩,難道還要弄一個“小不點兒”來給我找麻煩?!總之,“休想”!每次在街上看到別人牽着狗,他們倆除了一臉羡慕以外,還旁敲側擊,引經典据,擺出許多人類與狗相處的動人故事和種種好處。女兒漸漸長大了,為了給她機會教育,我就用比較容易打動她的方式說:“你現在要學會照顧自己,然後才能去照顧你養的狗狗。”記得在她八嵗時,有一日她發高燒,一副很虛弱的樣子,把我心疼死了,問遍她平日愛吃的東西,她都搖搖頭,我急了,問她:你到底要什麽呢?不料,她用柔弱又堅定的語氣對我說:“我要一只狗狗,媽咪你看,我們班所有的同學都有兄弟姐妹,或者有狗狗,而我什麽都沒有。”說得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原本是要給她添個弟弟或者妹妹,可是陰差陽錯,至今她還是獨生女一個,想想養小孩比養只小狗狗要複雜的多,再說女兒已經會料理一些自己的事情,看看眼前這個可憐的小人兒,怎麽可能不答應她的請求一咬牙,一跺腳,斬釘截鐵地說:“好,我們就養只小狗狗,給你添個狗弟弟。”女兒的臉立刻像綻開的花朵,從此,我們一家就緊鑼密鼓地為尋覓這個“新成員”忙碌起來,翻遍中英文“狗書”,咨詢過好幾位專家,最後覺得American Eskimo這種狗,是我們全體認可的“最佳狗選”。可是這種狗,市面上極少見,候了很久,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小心翼翼的把它捧回家來。看着這只白毛茸茸的小傢伙,就給它取名叫Snowball(雪球)

       “小雪球”是一只相貌十分出衆的狗,體態勻稱,毛色潔白,具有一張常常微笑的面孔,看到它的人都會讚嘆它的美麗。可是並不代表這是一只“乖狗” ,它憑藉着美麗的外貌,每日“作惡多端”。為了調教它的基本生活能力,我們全家總動員,對它嚴加訓導,可是這個聰明而頑皮的小東西,總能想出各種詭計,抗拒我們的管束,爭取它的自由,這個自由的代價:就是家裏的地毯上的那些斑斑點點;無數只拖鞋不知去向;沙發上的傷痕累累;還有它小姐姐手上的牙痕……最可氣的是它在辦完這些“壞事”之後,受到我們齊聲譴責時,居然瞪着它那美麗的大眼睛,一臉無辜,憨態可掬,好像對它繼續嚴加訓斥是“殘忍”而多餘的事情。

       “小犬”還有一個含義,這可能是我女兒這一輩小孩完全不了解的:古早的時候,“小犬”是兒子面對父親的卑稱,而我們家這只小犬也儼然是我們的“狗兒子”,記得第一次帶它去見專屬獸醫時,我和女兒的爸爸就被稱爲是Snowball的媽媽和爸爸,這不就表明我們是它的“父母”,它是我們的“兒子”嗎?當時聼了覺得十分好笑,臉上露出幾分不屑,但是看到獸醫非常認真而嚴肅地在講述,要如何照顧好這個“狗兒子”的種種細節,心中居然有一種與這個狗兒子血脈相通的幻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幻覺越來越真實,而這個小傢伙也把自己當作女兒的“狗弟弟”:只要我對它姐姐講話的聲調提高一點點,它就會“大義凜然”地擋在她的前面,瞪圓雙眼,就像在對我發出抗議,如果我還繼續不停地訓斥它的姐姐,它就會奮不顧身用前爪撥弄我的手,企圖阻止我的“惡行惡狀”。平時,它雖然時常欺負姐姐,跟她打成一團,但到關鍵時刻,一定會挺身而出,難怪姐姐會任凴它的欺負而毫無怨言。對於我,它時常會顯示出兒子對母親的依賴:儅我外出回家時,見到我,它縂是舔着舌頭,扭捏地在我腿邊蹭來蹭去,發出一陣陣撒嬌的呢喃,它知道這是它的媽咪,它的民生問題只有靠她了。如果我在哪裏看書,它一定會依偎在我的身邊,十分恬靜而滿足。但是和它爸爸在一起,卻又是另外一種嘴臉:拍馬迎俸,百依百順,因爲它知道這個人會教訓它,而且聲音一定比媽媽來得恐怖。為了讓爸爸不要對它反感,先把姿態放低,顯得十分乖巧柔弱。這樣一來,我們全家三口,它都有不同的對策,以不變應萬變。在它兩年多的歲月中,活得有滋有味,集各種寵愛與一身,儼然是我們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哪一日當我們外出旅行時,都特別想帶着它與我們同行。如果條件不允許,也一定會帶着它的相片,每到一處,先把照片擺在我們時刻能看到的地方,這樣就可以讓我們覺得時時刻刻都會和這個嬉皮笑臉的小東西在一起,那種牽挂,還真有點唇齒相依的感覺呢!

 

 

上海活寶

 

By 曉妮

 

            近來,大陸流傳這麽一句話:“北京有個郭德剛,東北有個小瀋陽,上海有個周立波。”而“上海活寶”就是周立波的外號。上海人說的“活寶”通常是那種有點可愛,有點滑稽,常常讓人捧腹的耍寶人物。這周立波的名字讓我能夠回憶起的,只有大名鼎鼎的同名同姓的作家。想起他的作品就是《暴風驟雨》和他的譯作《被開墾的處女地》。看了他的作品,那種震撼至今還有印象。於是請朋友快速給我寄來這個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周立波海派清口專場演出》的碟片,看看此周立波和彼周立波有何區別當帷幕拉開,由正經八百的著名京劇藝術家關棟天給大家介紹這位“上海活寶”。話音還沒落,只見煙幕彌漫零零七的主題音樂響起,從天幕緩緩走出一位手持衝鋒槍、面帶大墨鏡、油頭粉面的仁兄。他煞有介事地四處張望,探頭探腦的模樣,讓人心中不免有幾分緊張,他七轉八轉,轉到了關棟天身邊,關説:“你以爲自己是零零七啊?”一句話就把周立波給漏氣了,他也不再裝模作樣了,摘下墨鏡,有點兒抱歉地說:“你不是說做人要有腔調?(上海話的“腔調”大約是指“架勢”)我呢,沒有腔調,只能請零零七來幫忙。”接著,關先生繼續他的介紹:“著名學者余秋雨曾說過上海五十年才出姚幕雙、周柏春(兩位皆為上海滑稽界泰斗),但要一百年才會出一個周立波。”聼他這麽一說,我對眼前的這位周立波肅然起敬。他的海派清口專場演出就這麽開始了。一個人、一張嘴、一台戯、一百五十分鈡,讓我對他的震撼力有所領教,兩位周立波都有其特有的感染力,讓你回味再三。

            還記得我小時候,正值上海滑稽劇團鼎盛時期。只要有新的滑稽戲上演,那情形就是万人空巷。據説那時冒出了個“小滑稽”。因爲我還小,不怎麽喜歡看滑稽戲,父母也常說滑稽戲太俗氣,所以對滑稽界的種種都不甚了了,直到這次看到周立波的演出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小滑稽”。他讓我顛覆了以往對那些只會在臺上擠眉弄眼、嬌柔造作、裝瘋賣傻滑稽演員的印象!難怪有專家稱讚他的表演:“充滿笑聲, 卻處處蘊含哲理的噱頭,已不再是昔日小市民滑稽,而進入了既適合老上海又使新上海折服的大滑稽境界。”譬如,他有一個十分經典的段子:“一個人想要一輩子開心,你就去做好人。想要半輩子開心,你就去做官。想要一個人開心,你就去做夢。想要一家人開心,你就去做家務。想要一台子開心,你就要做東。想要六百人同時開心,你來看“上海活寶”周立波。”好一個“上海活寶”能夠調動全場的觀衆、各種背景的上海人,各個年齡段的上海人爲之噴飯,靠的是什麽呢?據説周立波每日閲讀三至五個小時,訂閲十四份報紙,兩台電腦同時上陣,隨手記錄精彩片斷,隨時寫下閃光的念頭。就像國外評説新聞脫口秀那樣,周立波緊密結合實事,他把表演主要内容定位在讀報和新聞盤點上。今年的國内外大事被他高度濃縮,並用上海方言和俏皮話進行表達,現場 “笑”果出奇地好。

            周立波的風格和他的經歷有關:在他二十三嵗那年,因為年輕氣盛,出手誤傷了當時極力反對他戀愛的女友的父親,而被判刑,從此“小滑稽”被迫告別舞臺。十多年中,他坐牢、經商、吃官司、出國、摸爬滾打,經歷坎坷。然而,他把這些當作他的財富,使得他更爲寬容、得體、自信。這也是幽默的一種境界。周立波曾說:“我覺得滑稽是一種動作,常常以丑為美,但幽默是以語言為基礎,是一種反常態的語言。一種主體與客體的會心。”難怪余秋雨這樣評價周立波:“有一種現代都市型市民幽默的發現能力和選擇能力。

            去年十二月,借中國改革開放之際,周立波推出的 《笑侃三十年》共演出的三十一場,場場爆滿。在今年五月,他又推出《笑侃大上海》,也是一票難求。對於這樣的盛況,周立波十分低調的說:“海派清口能夠引起整個城市的騷動,我始料未及,我能夠紅,並不因為我有多強大,而是因爲這個時代需要我這樣的人。”他說得沒錯,在經濟蕭條的歲月,人們還是願意把口袋裏的錢挖出來,買票去劇場聼聼心裏所關心的時事,用這麽幽默的語言,這麽貼切的表達,借由這麽歡樂的氣氛,一解心中的鬱悶。另外,上海人是很懷舊的。周立波將三十年來的的點點滴滴,讓每個觀衆又有機會重溫那過去的好時光,以及那些苦澀的歲月這種認同都是挑剔的上海人,能夠毫不吝嗇地拍響他們的巴掌,毫無節制地開懷大笑。

            所謂“海派”就是被大家公認為是上海的風格,而“清口”則是相對北方的粗口和黃口而言。這只是風格的差別,並無優劣之分。文化是沒有可比性。南北文化沒有誰重要,誰不重要。大家都有存在的價值。所以,北方的郭德剛和小瀋陽都有他們的觀衆群,而周立波現在已被上海的觀衆所接納。他還會不會走出上海,面向全國呢?我想這不是他眼下所計劃的事情。當然,爲了方便,不懂上海話的觀衆,碟片都有中文字幕。上海這座城市肯定是幽默的,只要它夠自信和寬容。另外,讓我覺得特別的是,在整場演出中,有不少調侃是針對國家大事及國家領導人,但是据周立波本人透露:到目前爲止,他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政府的阻止或警告。這表明一個國家的進步,足以它能正面地接受各種評論的大度。以及領導人的民主開放,使得國民可以隨意地按照他的意願,描述心中的領袖。這是在三十年前不可想像的事情。

她和她的世界

 

By 晓妮

     陳丹燕這個名字,是通過她的《上海的風花雪夜》、《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即所謂的上海三部曲而認識的。這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女作家,她一出現就好評如潮。自從張愛玲以來,上海最負盛名的才女,都要說說描繪上海懷舊和傳奇女性的故事。陳丹燕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文筆細膩輕柔,卻又一派閒適自得,呈現了上海女子的獨特風格。我對她,不僅有文字上的欣賞,更有那精神上的認同。近日,看了她的隨筆遊記《木已成舟》對她的認識,就更近了一步。她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擊中了我:“在心裏,把在漫長黑夜裏的成長中接觸到歐洲的碎片,一點一滴修補成了一個精神故鄉”。回想起當初我第一次到歐洲旅行,心裏竟有著與陳丹燕完全相同的心得。是不是因爲我也在陳丹燕相同的成長環境中:從小每日行走在昔日的法租界,那梧桐樹相擁的馬路去上學,住在老式洋房裏聼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接觸了西洋文學的精彩世界? 這些都會使我自然而然地特別認同陳丹燕所描述的這個“精神故鄉”的感觸。

      首先,《木已成舟》這個書名就顯得十分貼切,陳丹燕是這樣解釋的:“一步,一步,一步,從無數被人類小心收藏起來,認定那是最值得紀念的東西面前走過,把它們裝進自己的心裏,看這個世界和自己是怎樣以木變成舟。”這本書是陳丹燕花了十年的積累,寫的一篇旅歐遊記;那些她喜歡的,打動了她的,多年之後,仍留在記憶中的事物,經由她的描述就獨有一種韻味和情調,她的婉約文風依然,即使面對血腥和殘酷,她也不會言辭激烈,還是一筆一筆慢慢寫來卻讓你的心陣陣作痛。在書中,有許多值得一讀的精彩片段:

·  回望長長的奧賽博物館,她用對岸的儸浮宮放鬆和年輕的姿勢,將一身的燈光灑到塞納河裏。

·  杯中物已經早早地為某人在某年某月的心跳,但杯底的划痕依舊留著

·  我突然淚流滿面,像被壓碎的葡萄。

·  在儸浮宮通向各個展廳的走廊裏,到處能看到愣神的人,是被創造出來的美嚇住了。他們有點茫然地望著什麽地方,不能肯定自己看到的東西是真的。

·  一群群的鴿子在廣場上,空盤旋著,一群群地落在宏偉的教堂的圓拱頂上,一群群地落在巨大的噴泉的水流裏,一群群地跟著人在地上走,人們怕踩到它們,倒是個外加了小心,鴿子什麽也不在乎,扭動著身體,像得了風濕病的歐洲老太太。

·  聼著四周有人說波蘭話,有人說英文,有人說西班牙人的話,我很想分辯是否有人說意地緒語,可我聽到的卻是奧斯維辛焚尸房裏的一聲巨響。

她的文字就是這樣清澈、乾淨,沒有任何堆砌;每一頁,每一行都顯露著她特有的敏感、淡定,不沉湎于自我陶醉,沒有過分的欣喜,也不突出微弱的惆悵,只是純粹專一地吐露内心深處的思緒。這就是遊記的靈魂,就是她使得我們在鈍重的現實中努力保住對生活敏銳的好奇。

        陳丹燕給旅行下了這麽一個定義:“一個人,遠走他鄉,沒有旅伴,沒有導遊,有時甚至連自助旅行的書都沒有,憑著一張地圖,或住朋友家,或住雞毛小店,直到將可以用的版稅用光,然後回家,再開始新一年,像江南水牛那樣辛苦地工作。實在是因爲沉迷,如同獨自一路沉到海底的那種孤獨、緊張、窒息、恍惚和極端自在。”難怪我出門旅行,拉家帶口,在記憶中留下的那些只是與旅伴相處的情形。少了思索,缺了對歷史的咀嚼,來去匆匆,如同一個過客。像陳丹燕這麽豐厚的體驗,正是由於她的孤獨,才能有這樣的收穫。真想有一日學她那樣,背著行囊,“抛家棄子”走向遠方。不過,到目前爲止,好像還沒有這般勇氣。所以陳丹燕,她和她的世界讓我十分敬佩,又特別羡慕。

漢字繁(正)体字與簡體字之我見

8月19日,這是一個好日子,因爲在廣大華人朋友的支持下,書原已經開張一年了。這天,在華人雜誌社的協助下,在清真馬傢舘舉辦了華人之友餐會,主題就是“漢字繁(正)体字與簡體字之我見”。這是一個何等有意思的主題,這也是《曉妮談書》的第一個主題,在清真馬傢舘有30多位華人朋友濟濟一堂,時而歡聲笑語,時而唇槍舌戰,這是一場十分有趣的討論,下面將精彩片斷摘錄在此

歐巴馬變天兩月記

 三月二十一日,在剛挂牌的新華書店,舉行了第二次華人讀書會。值得欣喜的是,我們請來了著名政治學家戴鴻超教授。對於我來説,第一次知道戴教授的名字是在看《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他是翻譯者,又得知他就住在聖地亞哥,後來陸續看到他的大名常常與中美關係的研究著作,研究蔣家歷史及臺灣政治的專著, 以及研究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學術文獻緊緊聯係在一起。

“觸摸”歷史

 1974年,在中國發生了讓全世界都為之激動的大事。幾個農民在陝西省臨潼縣的西楊村挖掘一口水井時,偶然發現了秦始皇的陵墓。那些成千上萬的兵馬俑、那些數不清的青銅武器,似乎在告訴我們:在它們背後,隱藏著一個帝國的秘密,隱藏著一個不能被遺忘的時代。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仿佛穿過一層層的迷霧,向我們走來。讓我們有機會“觸摸”歷史。

滴水之恩

每逢母親節,我都會惦記著給遠隔重洋的媽媽打個電話,聼聼她的“嘮叨”,聊聊我的近況。雖然我們常常通電話,但是母親節這一天卻有特別的情愫在我們母女心裏。那種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就在閒言碎語間。與此同時,我又很想打探我那寶貝的女兒會給我什麽驚喜。

話説“國學”

 “國學”一說,最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和《國學概論》的演講,“國學”又稱爲國故。國學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代的漢賦,六朝騈文,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説,以及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講“穿”

 我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完全不懂得給小洋娃娃穿件漂亮衣服什麽的,而我也是媽媽給穿什麽,就穿什麽,完全不挑剔。好像是在二十嵗的時候才忽然發現了“服裝”是個多彩多姿的世界。學生時代,雖然沒有什麽錢,還是會挖空心思,把牛仔褲和 t-shirt 穿出自己的味道來。

談“吃”

談起“吃”,往俗裏說,“吃喝拉撒”那“吃”可是排在最前面;往雅裏說,無論國宴、家宴,哪一餐不是講究“色香味俱全”,都把“吃”作爲藝術;往大裏說,“民以食為天”那個“食”不就是“吃”嘛;往小裏說,就是“小吃”,是指正餐以外的小菜、小點心,而這种“小吃”又何嘗不是令人垂涎三尺呢?

親愛的寶貝

五月十二日以來,每天我們都會在電視裏看到慘不忍睹的畫面。四川大地震讓我見識到人間慘劇。今天,又有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當救援人員掀起一塊被震塌的巨大水泥板時,我們看到一位婦人弓着身子,緊緊抱着她三個月大的女兒,雖然母親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她的寶寶卻睡得正香甜。

心 態

眼下,經濟不景氣,那是全世界的事。整日各種媒體都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資訊:窮人似乎越來越多。近日,在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名為《你為什麼窮——改變你的現狀必讀》的書如獲至寶,平日對於這種教人如何走捷徑的“俗書”都會嗤之以鼻,可是此一時非彼一時,翻開來仔細瞧瞧,竟有些愛不釋手,它首先打動我的論點是:“為什麼有人能賺更多的錢,能取得更多成功,而有些人似乎一輩子都在忙忙碌碌中勉強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差別。

平和如水 淡泊如風 — 讀董鼎山《留美五十年》

記得我讀中學時,就在《新民晚報》上常常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 —董鼎山。這是一個似乎很有分量、很“中國”的名字;可是看看他寫的輕鬆、簡潔的文字,無論描述留美生活,還是叙述家事私事,卻像是鄰家那個很有學問的老伯伯。這個老伯伯寫得那麽生動有趣,一看就懂,讓我十分期待下一次再看到他的文字。近日,又驚喜地發現了董鼎山的《留美五十年》。